第三節 中間業務
一、交易業務(★★★★★)
作為中間業務的交易業務,是指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或自身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種金融工具進行的資金交易活動,主要包括外匯交易業務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
1.外匯交易業務
外匯交易既包括各種外國貨幣之問的交易,也包括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買賣。根據外匯交易方式的不同,外匯交易可以分為即期外匯交易和遠期外匯交易。
(1)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為現匯交易或外匯現貨交易,是指在交易日后的第二個營業日或成交當日辦理實際貨幣交割的外匯交易。
(2)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又稱為期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辦理交割,而是事先約定幣種、金額、匯率、交割時間等交易條件,到期才進行實際交割的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能夠對沖匯率在未來上升或者下降的風險,可以用來進行套期保值或投機。
2.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
金融衍生品是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于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征的結
構化金融工具。
①遠期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時問以約定價格買賣約定數量的資產,包括利率遠期合約和遠期外匯合約。
②期貨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期貨按照交易的標的物的不同可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
③互換是指交易雙方基于自己的比較利益,對各自的現金流量進行交換,一般分為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
利率互換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根據約定數量的同種貨幣的名義本金交換利息額的金融合約。最常見的利率互換是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進行轉換。當利率看漲時,可將浮動利率債務類金融工具轉換成固定利率金融工具,將固定利率資產類金融工具轉換成浮動利率金融工具;而當利率看跌時,做相反交易。
貨幣互換是指在約定期限內交換約定數量兩種貨幣的本金,同時定期交換兩種貨幣利息的交易。
④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筆權利金,獲得一種權利,可于期權的存續期內或到期日當天,以執行價格與期權賣方進行約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的交易。為了取得這一權利,期權買方需要向期權賣方支付一定的期權費。與遠期、期貨不同,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
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指期權買入方在規定的期限內享有按照一定的價格向期權賣方購入某種基礎資產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買進的義務。投資者一般在預期價格上升時購入看漲期權,而賣出者預期價格會下跌。看跌期權指期權買方在規定的期限內享有向期權賣方按照一定的價格出售基礎資產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賣出的義務。投資者一般在預期價格下跌時購入看跌期權,而賣出者預期價格會上升。
期權按行使權利的時限分為兩類:即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歐式期權是目前較為通行的方式,其買方只能在期權到期日方能行使權利;美式期權的買方可以在買入后到期權到期日之間任何時間行使權利。
二、清算業務(★)
銀行清算業務是指銀行問通過賬戶或有關貨幣當地清算系統,在辦理結算和支付中用以清訖雙邊或多邊的債權債務的過程和方法。按地域劃分,清算業務可分為國內聯行清算和國際清算。
常見的清算模式有實時全額清算、凈額批量清算、大額資金轉賬系統及小額定時清算四種模式。
1.國內聯行清算
國內聯行清算根據交易行是否屬于同一銀行分為系統內聯行清算和跨系統聯行往來。
同一家銀行的總、分、支行間彼此互稱為聯行。當資金結算業務發生在同一個銀行系統,即同屬一個總行的各個分支機構間的資金賬務往來,稱為聯行往來。
1 跨系統聯行往來是指結算業務發生在兩家不同的銀行間的清算業務。跨系統往來的資金清算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辦理。
2.國際清算
國際清算業務是國際銀行間辦理結算和支付中用以清訖雙邊或多邊債權債務的過程和方法。國際清算的類型主要分為內部轉賬型和交換型兩種。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