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2019中醫助理醫師二試內科學考點:原發性肝癌

發表時間:2019/10/24 15:37:32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2019中醫助理醫師二試內科學考點: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

病因

病理

臨床表現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診斷及鑒別診斷

治療

病因

原發性肝癌是指發生于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肝炎。

黃曲霉毒素污染:黃曲霉毒素B1是動物肝癌最強的致癌劑。

肝硬化:

家族史及遺傳因素:

其他:

病理

分型

按大體形態分類

塊狀型:最多見,癌塊直徑多>5cm,直徑>10cm者稱巨塊型,易發生肝破裂;

結節型:為大小和數量不等的結節,直徑一般5cm,常伴肝硬化;

彌漫型:米粒至黃豆大小的癌結節散布全肝,肝大不明顯,此型最少見;

小癌型:孤立的直徑<3cm的癌結節,或相鄰兩個癌結節直徑之和<3cm者,稱為小肝癌。

按組織學分類

肝細胞型:占肝癌的90%(大多伴肝硬化);

膽管細胞型:由膽管細胞發展而來,少見;

混合型:最少見。

轉移途徑

血行轉移:肝內血行轉移發生最早、最常見;

淋巴轉移:轉移至肝門淋巴結最多,也可轉移到主動脈旁、脾、胰及鎖骨上淋巴結;

種植轉移:較少見。

臨床表現

經AFP普查檢出的早期病例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稱亞臨床肝癌。

癥狀

肝區疼痛:最常見,呈持續性脹痛或隱痛。

癌結節破裂可突然引起劇痛,出現急腹癥表現。

消化系統癥狀:食欲減退最常見。

全身癥狀:進行性消瘦、乏力、發熱較多見。

體征:進行性肝腫大是特征性體征之一,肝質地堅硬,邊緣不規則,表面呈結節狀,部分伴有明顯壓痛。晚期出現黃疸。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甲胎蛋白(AFP):是診斷肝細胞癌最特異的標志物。

AFP檢查診斷肝細胞癌的標準為:

AFP大于500μg/L持續4周;

AFP由低濃度逐漸升高不降;

AFP>200μg/L持續8周。

異常凝血酶原(DCP):對原發性肝癌有較高的特異性。

超聲檢查:

CT、MRI:

肝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肝組織活檢或細胞學檢查:是目前獲得2cm直徑以下小肝癌確診的有效方法。

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

凡有肝病史的中年人,尤其是男性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肝區疼痛、消瘦、進行性肝腫大,應做AFP、B超、CT等有關檢查,進而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繼發性肝癌:一般病情發展較緩慢,AFP多為陰性。

肝膿腫:發熱,肝區疼痛和壓痛。B超檢查可探到肝內液性暗區。診斷性肝穿刺有助于確診。

肝硬化:病情發展較慢,且有反復,AFP輕度增高,肝功能損害較重。B超、CT等影像學檢查多可鑒別。

肝臟鄰近臟器的腫瘤:AFP為陰性,B超、CT等檢查有助于鑒別,必要時通過剖腹探查。

肝非癌性占位性病變:肝血管瘤、多囊肝等,通過B超、CT檢查有助于鑒別,必要時通過腹腔鏡明確診斷。

治療

手術切除:早期肝癌盡量手術切除,肝切除術是治療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綜合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

放射治療。

介入性治療:

肝動脈栓塞化療術:是非手術治療肝癌患者的首選方法;

肝動脈灌注性化療:不宜行肝動脈栓塞者,或由于血管變異,導管難以進入肝固有動脈者。

局部消融治療:對于單發的直徑≤3cm的小肝癌可獲得根治性消融。

生物治療。

全身化療:以奧沙利鉑為主的聯合化療用于無禁忌證的晚期肝癌患者。

編輯推薦:

2019年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輔導課程熱招中

(責任編輯:gx)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