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二試中醫婦科考點:產后血暈
產后血暈
大綱要求:
產后血暈的定義
病因病機
鑒別診斷
急癥處理
預防與調護
產后血暈
定義:產婦分娩后突然頭暈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惡心嘔吐,痰涌氣急,心煩不安,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稱為“產后血暈”。可與西醫“產后出血”和“羊水栓塞”互參。
病機:不外乎虛、實兩端。虛者多由陰血暴亡,心神失守而發;實者多因瘀血上攻,擾亂心神所致。
鑒別診斷
產后郁冒 雖都可見眩暈癥狀,但產后郁冒是因產后亡血復汗感受寒邪所致,癥見頭眩目瞀,郁悶不舒,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而產后血暈則多由產后陰血暴亡,心神失養,或瘀血停滯,氣逆攻心所致,暈來勢急,病情嚴重,臨床診斷時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則昏迷不醒為其特點。
產后痙病 口噤不開為二病的相似之處,但產后痙病多由產時創傷,感染邪毒,或產后亡血傷津,筋脈失養所致,其發病時間較產后血暈緩慢,其癥狀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角弓反張為主,二者易于鑒別。
產后子癇 雖都可見神志不清,但產后子癇除了產前有頭暈目眩、頭面及四肢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癥狀,可與產后血暈相鑒別。
急癥處理(產后血暈為危急重癥,實際中都是西醫急救)
產后血暈無論虛實都屬危急重證,應予以高危重視,查明原因,積極進行中西藥結合搶救,以免延誤病情,危及產婦生命。中醫治療本病應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當產后血暈發生休克時,應首先抗休克,促其復蘇,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將產婦置于頭低腳高的仰臥體位,同時予以保溫。
針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強刺激以促速醒。
麗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靜脈推注或點滴,迅速補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預防與調護(了解)
本病多難產后大出血發展而來,因此防治產后大出血是預防產后血暈的主要措施。
注意做好孕期保健。
提高助產技術,正確處理分娩三個產程
注意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同時觀察血壓脈搏及全身情況。
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量多,需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時糾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進行針對性治療。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