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題(下列命題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涂A。錯誤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給分。每小題0.5分。共20分。)
1.1927年,蔣介石政權設立“內政部警政司”,將各省、市、縣的警察機關改為“警察局”。( )
2.公安工作具有艱苦性、危險性、超時性、工作時間無規律性的特點,嚴重影響民警身心健康。堅持從優待警,切實解決民警的后顧之憂,使廣大公安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
3.人民警察的身體素質,即人民警察的體質,包括體力、運動速度、耐力、靈活性、敏捷性等。是人民警察各種才能得以正常發揮乃至超常發揮的物質基礎。( )
4.秉公執法的要點是不徇私情,不畏權勢,嚴禁逼供,不枉不縱。( )
5.從《人民警察法》規定的紀律和義務的內容看,義務的規定側重于對人民警察履行職責的影響,是保證人民警察履行職責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 )
6.《人民警察法》規定,公安機關因偵查犯罪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可以采取技術偵察措施。( )
7.發布報考公告是保證錄用人民警察素質的第一道程序。( )
8.緊急狀態處置,是指公安機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對突發的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災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
9.治安行政強制,是指公安機關在依法進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實施治安行政處罰時。為達到使行為人履行法定義務或接受處罰的目的,對不履行法定義務或不服從治安行政處罰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強制手段。( )
10.公安機關和廣大群眾結合得好不好,責任在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兩方面。( )
11.嚴肅與謹慎相結合政策的總精神就是不枉不縱。其具體應用就是堅持穩、準、狠。( )
12.社會治安秩序只包括國家工作秩序、社會公共秩序和公民生活秩序。( )
13.“特別強調黨的領導作用”,是指從公安工作與黨的關系來說,公安機關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 )
14.黨的絕對領導通過黨委對公安機關實際的、間接的領導才能得到落實。( )
15.按監督主體與監督對象的隸屬關系,公安執法監督可分為權力機關監督、檢察機關監督、審判機關監督、公安機關內部監督等。( )
16.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銷公安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就是直接監督。( )
17.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設督察長,由公安機關行政首長兼任。( )
18.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
19.公安工作,是依據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保衛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工作。( )
20.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同刑事犯罪作斗爭的一系列工作。( )
21.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主觀要件,是指違反治安管理的主體對其所實施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所持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態度。( )
22.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人,包括公民和單位。( )
23.認識公安工作的特點,有助于提高公安工作的社會地位,提高公安機關的戰斗力,增強人民警察的光榮感和自豪感,增進人民群眾對人民警察的理解。( )
24.圍繞治安問題開展的社會管理,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略性措施。( )
25.警告是指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書面形式提出譴責和告誡,指出其行為已經違法,并責令行為人改正或者警告行為人不得再犯。( )
26.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罰款的幅度,有二百元以下,五百元以下,一千元以下三個檔次,這是根據各種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以及罰款處罰的有效性等設定的。( )
27.罰款的處罰一般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但是對于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
28.收容教育是公安機關依法對賣淫嫖娼人員集中進行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組織參加生產勞動以及進行性病檢查、治療的行政強制教育措施。( )
29.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在拘留后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 )
30.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監督,主要是在刑事訴訟活動中通過法定的程序實現的。( )
31.人民檢察院通過參與行政訴訟對公安機關行使行政職權的活動是否合法合理進行監督。( )
32.社會監督是來自公安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執法活動的監督。( )
33.2000年3月,在公安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十二項措施》中,賦予了“110”報警服務臺受理人民群眾投訴公安機關和民警違法違紀問題的新職能。( )
34.保衛工作主要指機關、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內部的公安保衛工作,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監察工作。( )
35.處理公安機關內部關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職,密切協作,互相支持,協調一致。( )
36.“五條禁令”中規定,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 )
37.法律是政策的靈魂,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是法律的定型化、條文化、規范化,所以執行法律與執行政策是一致的。( )
38.戶籍證明工作主要是居民身份證及其他人口證件的簽發和驗證工作。( )
39.公安工作必須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一致,與國家的政策和法律相一致。( )
40.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黨的領導、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形式.是黨委領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和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發展。( )
(責任編輯:f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