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銀行經營環境
第一節 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構成銀行運行的基礎條件和背景,經濟發展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銀行經營狀況。
一、宏觀經濟運行(★★★)
1.宏觀經濟發展目標及其衡量指標宏觀經濟發展四大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
四大目標對應的衡量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國際收支。
①GDP是衡量一國(或地區)整體經濟狀況的主要指標,GDP增長率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
②失業率是指勞動力人口(年齡在16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全體)中失業人數所占的百分比。我國統計部門公布的失業率為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占城鎮從業人數與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
③通貨膨脹是指一般物價水平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普遍地上漲。常用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國內生產總值物價平減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使用最多、最普遍。
④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國際收支差額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內,既無巨額的國際收支赤字,又無巨額的國際收支盈余。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其中經常項目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單方面轉移,是最具綜合性的對外貿易指標。資本項目包括直接投資、政府和銀行的貸款及企業信貸等。貿易收支是國際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2.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是指經濟處于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
二、經濟結構(★)
1.產業結構
國民經濟可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2.消費投資結構
從支出角度來看,GDP由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部分構成。消費包括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兩部分(私人購房包含在投資的固定資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費中)。投資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含房地產和非房地產投資)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凈出口是出口額減去進口額形成的差額。
三、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問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全球化相互促進,推動了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以及由此導致的金融全球化,必然引起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銀行的全球化,并由此對銀行帶來巨大影響。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