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調查表:指統計調查過程中采用的統一規范的調查表格式。解決的問題一是向用戶提供什么產品,二是向調查單位調查什么指標。
分綜合表和基層表
②綜合表指標
綜合表指標是統計需求的概念化和具體化,
特點:綜合表指標具有數量性、綜合性、具體性。
A數量性意味著統計指標反映的是客觀現象的量,而且是一定可以用數字來表現的,不存在不能用數字表現的統計指標。
B綜合性意味著統計指標說明的對象是總體而不是個體,它是許多同類個體現象的數量綜合的結果。
C具體性意味著統計指標不是抽象的數字和概念,它總是一定的具體的社會經濟現象的量的反映。
分類:綜合表指標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
總量指標是反映總體現象規模的統計指標,它表明總體現象發展的結果,特別是用來說明生產或工作的總成果。
相對指標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相比較的結果
平均指標是按某個數量標志說明總體單位一般水平的統計指標,例如平均工資、平均人數等等。
③基層表是基層企業事業單位填報的統計調查表,是統計工作中搜集原始資料的基本工具。
設計基層表指標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A盡可能利用調查單位現有的會計資料、管理記錄和各種生產經營臺賬等原始資料;
B盡可能避免需要通過復雜的運算
C應注意列入基層表的指標是要能夠取得確切資料的,有些指標雖然需要,但還沒有條件取得,不應列入;
D基層表的各項指標之間,應該彼此銜接,以便對現象的相互聯系從整體上進行了解,也便于使指標間互相核對、互相驗證,提高原始數據質量。
E考慮調查周期,調查周期短的,指標數量應少一些、指標分組宜粗一些;調查周期長的,指標數量可以多一些,分組可以細一些。
④調查表的設計要素:
(1)指標名稱:指標名稱應該依據國民經濟核算、相關經濟、社會科學理論,以及會計、財政、金融等業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
(2)指標含義:指標含義規定了統計的界限劃在什么地方,什么算在內,什么不算在內。
(3)計量單位:計量單位的確定既要符合國家標準,又要便于調查單位的具體實際;既要方便數據搜集和數據處理,又要兼顧人們的習慣。
(4)計算方法:在設計基層表指標時應盡可能選擇簡單的、能直接取得的指標,從而減輕基層統計調查人員的工作量。
(5)時空范圍:
時間范圍一般有兩種界定,一是按時點來定,如×年×月×日;二是按時期來界定,如從×年×月×日到×年×月×日。
空間范圍一般指地域范圍,如×省×地區×縣市;有時也包括組織系統的范圍,如教育系統等。
⑤調查表格式
A左上角為填報單位的標記,中間是表名和報告期別,右上角為統計調查表的法定標志,依次列出表號、制表機關、批準機關、批準或備案文號。
B表的左面一般為表的主欄,列出統計調查的指標;右面為賓欄,列出統計分組標志等。
C表的下面是統計責任標志,從左至右依次為企業負責人、統計負責人、填表人、實際報出日期。
4、調查方法和組織方式
統計調查方法普查、抽樣調查、全面統計報表、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多種方法。
統計調查方法是保障統計資料準確性、及時性的重要條件。
調查工作的組織:
①調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調查人員的組織;
②現場調查的方式方法,如入戶調查、信函調查、電話調查、網絡調查等;
③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宣傳動員、調查人員的選擇和培訓、文件印刷、編制程序等;
④調查資料的報送形式和報送辦法;
⑤數據質量控制辦法;
⑥安排調查進度,如確定調查時間,提供或者公布調查成果的時間等;
⑦調查經費的預算和開支安排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xy)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統計師
[協議護航班]
3大核心課程 4大經典課程深度伴學服務協議退費
統計師
[沖關暢學班]
10h考點串講 4大經典課程深度伴學服務協議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