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序言
第一部分 總體戰略
第一章 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一)指導思想
(二)工作方針
第二章 戰略目標和戰略主題
(三)戰略目標
(四)戰略主題
第二部分 發展任務
第三章 學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六)明確政府職責
(七)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第四章 義務教育
(八)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
(九)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第五章 高中階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
(十三)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第六章 職業教育
(十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十五)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
(十六)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
(十七)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十)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二十二)優化結構辦出特色
第八章 繼續教育
(二十三)加快發展繼續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制機制
(二十五)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視和支持民族教育事業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體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
第三部分 體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養體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養觀念
(三十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
第十二章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
第十三章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三十八)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
(三十九)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
(四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辦學體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辦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辦教育
第十五章 管理體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統籌有力、權責明確的教育管理體制
(四十六)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
(四十七)轉變政府教育管理職能
第十六章 擴大教育開放
(四十八)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四十九)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五十一)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五十二)加強師德建設
(五十三)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師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保障經費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機制
(五十八)加強經費管理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六十)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六十一)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第二十章 推進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規
(六十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六十四)大力推進依法治校
(六十五)完善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
第二十一章 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
(六十六)組織實施重大項目
(六十七)組織開展改革試點
第二十二章 加強組織領導
(六十八)加強和改善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六十九)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
(七十)切實維護教育系統和諧穩定
實 施
根據黨的十七大關于“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為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制定本《教育規劃綱要》。
序 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全社會同心同德,艱苦奮斗,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保障了億萬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辦學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本世紀以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農村教育得到加強,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教育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我國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都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實。接受良好教育成為人民群眾強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為全社會共同心聲。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一級消防工程師
[協議護航班]
7大模塊不過協議退費
一級消防工程師
[沖關暢學班]
5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
一級消防工程師
[精品樂學班]
3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