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2018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考試大綱(第二章第二節)

發表時間:2017/12/13 10:25:20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第二節 會計核算與監督

一、會計核算

(一) 會計核算基本要求

1依法建賬。

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4正確采用會計處理方法。

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

6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二) 會計核算的內容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三) 會計年度

我國是以公歷年度為會計年度,即以每年公歷的 1月 1日起至 12月 31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

(四) 記賬本位幣

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五) 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

1會計憑證。

(1) 原始憑證填制的基本要求。

(2) 記賬憑證填制的基本要求。

2會計賬簿。

(1) 會計賬簿的種類。

(2) 登記會計賬簿的基本要求。

(六) 財務會計報告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會計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按編制時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

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對外提供。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 (會計主管人員) 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

(七) 賬務核對及財產清查

1賬務核對。

2財產清查。

二、會計檔案管理

(一) 會計檔案的概念

(二) 會計檔案的歸檔

1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

下列會計資料應當進行歸檔:

(1) 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2) 會計賬簿類,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

(3) 財務會計報告類,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4) 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

2會計檔案的歸檔要求。

(1) 滿足條件的,單位內部形成的屬于歸檔范圍的電子會計資料可僅以電子形式保存,形成電子會計檔案。滿足條件的,單位從外部接收的電子會計資料附有符合 《電子簽名法》 規 定 的 電 子 簽 名 的,可 僅 以 電 子 形 式 歸 檔 保 存,形 成 電 子 會 計檔案。

(2) 單位的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所屬機構 (統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 按照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負責定期將應當歸檔的會計資料整理立卷,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3)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一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 3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三) 會計檔案的移交和利用

1會計檔案的移交。

單位會計管理機構在辦理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并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接收電子會計檔案時,應當對電子會計檔案的準確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進行檢測,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2會計檔案的利用。

單位應當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利用會計檔案,在進行會計檔案查閱、復制、借出時履行登記手續,嚴禁篡改和損壞。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一般不得對外借出。確因工作需要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必須借出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四)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 10年和 30年。《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

(五) 會計檔案的鑒定和銷毀

1會計檔案的鑒定。

會計檔案鑒定工作應當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牽頭,組織單位會計、審計、紀檢監察等機構或人員共同進行。

2會計檔案的銷毀。

經鑒定可以銷毀的會計檔案,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銷毀。

3不得銷毀的會計檔案。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會計憑證不得銷毀,紙質會計檔案應當單獨抽出立卷,電子會計檔案單獨轉存,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六) 特殊情況下的會計檔案處置

1單位分立情況下的會計檔案處置。

2單位合并情況下的會計檔案處置。

3建設單位項目建設會計檔案的交接。

4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的手續。

三、會計監督

(一)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

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2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要求。

3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1) 內部控制的概念與原則。

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①全面性原則;②重要性原則;

③制衡性原則;④適應性原則;⑤成本效益原則。

小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①風險導向原則;②適應性原則;③實質重于形式原則;④成本效益原則。

(2) 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①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②授權審批控制。

③會計系統控制。

④財產保護控制。

⑤預算控制。

⑥運營分析控制。

⑦績效考評控制。

(3)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法。

①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②內部授權審批控制。

③歸口管理。

④預算控制。

⑤財產保護控制。

⑥會計控制。

⑦單據控制。

⑧信息內部公開。

(二)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1會計工作政府監督的概念。

財政部門代表國家對各單位和單位中相關人員的會計行為實施監督檢查,對發現的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2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會計核算是否符合 《會計法》 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專業能力、遵守職業道德等情況實施會計監督。

(三)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1會計工作社會監督的概念。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接受委托,依法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發表審計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 《會計 法 》 和 國 家 統 一 的 會 計 制 度 規 定 的 行 為, 有 權檢舉。

2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

(1) 審計報告的概念和要素。

注冊會計師應當就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16制并實現公允反映形成審計意見。

(2) 審計報告的種類和審計意見的類型。

審計報告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

標準審計報告,是指不含有說明段、強調事項段、其他事項段或其他任何修飾性用語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包含其他報告責任段,但不含有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也被視為標準審計報告。

非標準審計報告,是指帶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非無保留意見包括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

編輯推薦:

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第一章考試大綱

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各科目考試教材變化匯總

2018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網絡課堂招生輔導

(責任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

        [協議護航-退費班]

        13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2760

        了解課程

        377人正在學習

      • 初級會計職稱

        [協議護航-暢學班]

        13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2660

        了解課程

        349人正在學習

      • 初級會計職稱

        [協議護航-精品班]

        13大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校方服務

        2460

        了解課程

        272人正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