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設理論
關于人性假設的理論很多,其中主要的有4種。
(一)"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源于亞當斯密。這種觀點認為人是理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的本性就是·要謀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美國學者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提出了著名的"X-Y"理論,其中,"X理論"就是對"經濟人"假設的概括。其基本觀點是,多數人生性懶惰,總是設法逃避工作;他們胸無大志、不愿負責,寧可被人領導;他們工作的目的是獲取經濟利益,以滿足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
(二)"社會人"假設
"社會人"假設是由梅奧在霍桑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其主要觀點是,除了物質、金錢,人們還有社會需要,包括人們對歸屬、交往和友誼的追求,即人是"社會人"。
(三)"自我實現人"假設
"自我實現人"假設主要是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人有充分運用自己的能力、發揮自身潛力的欲望,人是能夠自我激勵、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的。麥格雷戈提出的"Y理論"就是對"自我實現人"的概括。
(四)"復雜人"假設
"復雜人"假設是在"X理論"與"y理論"等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具有權變思想的理論。
美國學者約翰莫爾斯和杰伊洛希提出了"超Y理論"。這一理論體現了"復雜人"假設的主要觀點。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