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全面的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創造出來的”,而設計與建立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是企業文化創造的首要任務。企業文化理念是指具有企業自身個性特征的、符合發展需要的一系列價值標準和行動準則。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層次,是形成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思想基礎,是企業的靈魂。她反映了企業的信仰與追求,指導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在對內統一思想、凝聚和激勵人心、產生心理約束和行為導向,對外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大積極的社會影響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完整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究竟包含哪些內容?這些理念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層次與邏輯關系?這是很多企業文化管理者們倍感困惑的話題;對此,企業文化的理論與咨詢界同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沒有一種可以統一參照的、標準化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模型呢?本文將結合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建設的常見問題分析,簡要介紹深圳新優勢企業文化咨詢機構的創新研究成果——“新優勢企業文化理念體系通用模型”。
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建設的常見問題
當前,國內企業在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建設上,存在著一些通病,大致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概念混淆
據粗略統計,國內常見的有關企業文化理念要素的說法十分雜亂,有近70種,例如:企業信條、企業哲學、企業定位、企業作風、基石、使命、宗旨、愿景、價值觀、管理特色、用人理念、服務理念、生產理念等等,甚至有將“企業理念”摻雜其中的。
即使同一類型的企業文化理念要素,也有不同稱謂,例如:針對管理理念要素的有“管理方針”、“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特色”、“管理要則”等說法;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要素的有“人才理念”、“人事理念”、“人才機制”、“人才觀”等的說法;針對質量管理理念要素的有“質量觀”、“質量理念”、“質量方針”的說法。由于缺乏統一口徑,這對初涉企業文化領域的人士形成了一定的困擾。
而對于同一企業文化理念的概念內涵在理論認識和實際應用上,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和對立矛盾,這就更混淆視聽、讓人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試舉幾例:
(1)關于宗旨和愿景
有觀點認為愿景和宗旨的內涵和外延完全一致,唯一的區別是“宗旨”是國人久已習慣的常用詞,“愿景”是近幾年時興的舶來詞。比如:《微軟360,企業和文化》一書中,作者認為“這個統一企業員工人心的理想就是一個企業的愿景(Vision),或者也叫企業的宗旨。它是一個企業的最終目的,是一個企業存在的理由”。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宗旨和愿景是有區別的:愿景是對企“what”的質詢,闡析在這樣一種最終目的下,我們將以何種形態或身份實現我們的目標,比如福特公司的企業愿景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提供汽車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品公司”;而宗旨是指“企業所在社會環境所決定的企業經營的最基本目標”,多數企業的宗旨不外乎“客戶滿意、員工滿意、股東滿意、社會滿意”或此類表述的變形。
(2)關于宗旨和使命
一種觀點認為企業宗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使命,故將企業宗旨定義為“企業對存在價值及其作為一個經濟單位對社會作出的一種承諾,它反映企業對社會義務的基本態度”。如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萬科的企業宗旨是“建筑無限生活”。
然而,也有觀點對此持否定態度。王璞在《企業文化咨詢實務》一書中,認為宗旨是企業目標中最抽象的一種,由企業所在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企業生產經營的最基本目標,使命是企業由于社會責任、義務所承擔或由企業自身發展所規定的任務;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使命是“推動行業發展 展示國門形象” ,宗旨是“用創造滿足客戶需求,用創新謀求集團發展,用創業實現人生價值”。也有研究者認為使命是指企業未來經營管理的一項長期任務,宗旨包含做事的原則、方針、標準和精神。如:華僑城集團的使命是“致力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提升和創新,以及高品位生活氛圍的營造,致力于將自身的發展融入中國現代化事業推進的歷史過程中”,宗旨是“致力于顧客利益的最大化;致力于所有者權益的充分實現;致力于與員工共同成長;致力于為社會作出貢獻”。TCL集團的使命是“創新科技、共享生活”,宗旨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效益”。
(3)關于愿景和使命
有觀點認為愿景與使命是可以相互通用的。如微軟的愿景(使命)是“計算機進入家庭,放在每一張桌子上,使用微軟的軟件”。更有人認為使命是愿景的一個方面,愿景包含了使命。
更多的企業則將愿景和使命加以明確的區分。如:中國移動的使命是“創無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會棟梁”,愿景是“成為卓越品質的創造者”;國美電器的使命是“成就品質生活”,愿景是“在2015年前成為備受尊重的世界家電零售行業第一 ”。
2、體系殘缺
相當多的企業存在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不完整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
其一,有的企業明確提出了使命和愿景等要素,但唯獨沒有回答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么,使得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缺少統一的價值指引;
其二,有的企業盡管提出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愿景、使命”等關鍵理念要素,但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夠更具體地指導各系統經營管理行為的“執行理念”,使得這些核心理念懸浮在半空之中、難以貫徹落實。
3、層次不清
一些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看似比較全面,林林總總,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但是,從整體而言,層次結構不清晰,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主次關系不明朗,顯得十分散亂、沒有條理,有簡單堆砌之嫌;認真分析則會發現各個理念要素之間缺乏應有的邏輯關系,有的企業本木倒置,將局部性的職能理念凌駕于全局性的核心價值理念之上,有的企業理念之間相互矛盾,甚至局部性的職能理念與全局性的核心價值理念沖突背離。這種現象勢必使得在對內、對外的傳播過程中,容易出現理解混亂和偏差;在落地執行的過程中,產生方向性錯誤。
此外,有的企業還將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擴大化,把員工座右銘、員工警言、宣傳用語、企業行為準則、員工行為準則等內容納入企業文化理念體系范疇。
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之所以會出現層次不清、概念混淆、體系殘缺等一系列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與建設實踐在中國的時間尚短,處在波浪形摸索階段,且在此過程中我們的不少企業界、學術界、咨詢界人士存在一定的浮躁情緒,對企業文化及企業文化理念的價值意義認識不深,對企業文化理念的層次概念似是而非、解析不透,導致沒有形成一個真正有權威的、相對統一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模型。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報考指南 考試用書 最新考試動態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