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備考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中大網校編輯特別整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歷年考試的重點,以備迎接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1)掌握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基本要求
①根據建設項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區的環境特點,結合各專項評價的工作等級和調查范圍,篩選出應調查的有關參數。
②充分搜集和利用現有的有效資料,當現有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需進行現場調查和測試,并分析現狀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③對與建設項目有密切關系的環境狀況應全面、詳細調查,給出定量的數據并做出分析或評價;
對一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調查,應根據評價地區的實際情況,適當增減。
(2)熟悉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的常見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收集資料法、現場調查法、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方法。
①收集資料法:應用范圍廣、收效大,比較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環境現狀調查時,應首先通過此方法獲得現有的各種有關資料,但此方法只能獲得第二手資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補充。
②現場調查法:可以針對使用者的需要,直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以彌補收集資料法的不足。這種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有時還可能受季節、儀器設備條件的限制。
③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方法:可從整體上了解一個區域的環境特點,可以弄清人類無法到達地區的地表環境情況,如一些大面積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此方法調查精度較低,一般只用于輔助性調查。在環境現狀調查中,使用此方法時,絕大多數情況不使用直接飛行拍攝的辦法,只判讀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衛星相片。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報考指南 環評影響評價師教材 考試培訓 環評師報名時間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