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備考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中大網校編輯根據最新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大綱特別整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歷年考試的重點,幫助大家提前掌握和復習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要點,以備迎接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
熟悉主要的污水處理方法及各自的特點
1、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來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或乳濁物。常見有格柵、篩濾、離心、隔油、澄清、過濾等。
2、化學法:
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去除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中和、沉淀、氧化還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電解、電解絮凝、焚燒等方法。
3、物理化學法:
利用物理化學作用來去除廢水中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混凝、浮選、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萃取、汽提、吹脫、蒸發、結晶、焚燒等。
1、 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無機微生物營養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常見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消化法、穩定塘與濕地處理等。
按照廢水的處理程度,廢水處理技術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各級處理方法對比見下表。主要方法目的效率備注
一級處理物理方法去除廢水中懸浮狀態的固體、呈分層或乳化狀態的油類污染物可沉降顆粒物:90-95%;總懸浮固形物:50-60%;bod5:25-35%;無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二級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出水消毒去除一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的bod5并進一步去除懸浮固體物質bod5和懸浮固體物質:>85%
無法顯著去除n,p,重金屬、病原菌、病毒一般工業廢水經過二級處理可達標排放
三級處理化學處理、過濾進一步去除懸浮物、營養物bod5、p、懸浮固體和細菌:>99%含氮物質:95%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 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時間 成績查詢 考試培訓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