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目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考試大綱
考試目的
通過本科目的考試,檢驗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人員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環境影響評價及相關業務工作中正確應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正確選擇環境影響評價有關標準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環境標準體系
(一)環境標準體系的構成
(1)熟悉家環境標準的分類及各自的特點;
(2)熟悉我國現行的主要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種類及其應用范圍;
(3)了解國家頒布的主要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
(二)各類標準之間的關系
(1)了解國家環境標準與地方環境標準之間的關系;
(2)熟悉環境功能區和環境質量標準之間的關系;
(3)了解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之間的關系;
(4 )了解綜合性污染物排放標準與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之間的關系。
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
1.工作程序
熟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
2.工作等級劃分
(1)掌握劃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依據;
(2)熟悉不同環境影響評價評價等級的評價要求;
3.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
掌握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內容及要求;
4.工程分析
(1)熟悉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熟悉建設項目實施過程的階段劃分;
(3)掌握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對象及要求;
(4)掌握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重點;
(5)熟悉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方法與特點。
5.環境現狀調查
(1)熟悉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環境現狀調查的一般原則;
(2)掌握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
(3)掌握主要的環境現狀調查方法及特點。
6.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熟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的原則;
(2)掌握常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方法與特點;
(3)掌握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時期的劃分和預測環境影響時段;
(4)掌握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的范圍及內容;
(5)掌握單項評價方法的含義及其應用原則。
7.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的編寫
掌握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編寫的原則、要求及內容。
(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
1.評價工作等級與評價范圍
(1)掌握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方法;
(2)掌握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原則。
2.大氣環境源調查與分析
(1)熟悉大氣污染源調查與分析對象;
(2)熟悉各等級評價項目大氣污染源調查的內容及要求;
3.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
(1)掌握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因子與監測制度;
(2)熟悉環境空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布點原則;
(3)熟悉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結果統計分析內容。
4.氣象觀測資料調查
(1)熟悉氣象觀測資料調查的基本原則;
(2)了解一級評價項目氣象觀測資料調查要求;
(3)了解二級評價項目氣象觀測資料調查要求;
(4)熟悉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和常規高空氣象探測資料調查的主要內容。
(5)了解常規氣象資料分析內容。
5.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掌握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一般步驟;
(2)熟悉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因子和預測范圍確定的原則;
(3)掌握各類污染源計算清單的內容;
(4)熟悉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計算點的分類;
(5)熟悉各等級評價項目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內容及要求;
(6)掌握常規預測情景組合;
(7)熟悉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與評價的主要內容;
(8)掌握推薦模式的適用條件。
6.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熟悉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的確定原則與要求。
7.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
掌握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的主要內容。
8.附錄
了解附錄中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附圖、附表、附件的要求。
(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
1.評價等級
掌握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級別的劃分;
2.地面水環境現狀調查
(1)熟悉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范圍的確定原則;
(2)熟悉不同評價等級各類水域的調查時期;
(3)了解各類水域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的原則與內容;
(4 )熟悉點污染源調查的原則及基本內容;
(5)了解非點污染源調查的原則及基本內容;
(6)掌握水質調查水質參數的選擇原則;
(7)熟悉各類水域布設水質取樣斷面、取樣點的原則。
(8)熟悉地面水環境現狀評價的原則。
3.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
(1)熟悉建設項目地面水環境影響時期及預測地面水環境影響時段的確定原則;
(2)掌握擬預測水質參數篩選的原則;
(3)熟悉各類地面水環境水體簡化和污染源簡化的條件;
(4)掌握利用數學模式預測各類地面水體水質時,模式的選用原則。
(5)了解在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中物理模型法、類別調查法和專業判斷法的適用條件;
(6)掌握河流、海域水質數學模式的適用條件;
(7)熟悉湖泊、水庫、海灣水質數學模式的適用條件。
(8)熟悉預測點布設的原則;
(9)了解面源環境影響預測的一般原則。
4.評價地面水環境影響
(1)熟悉評價地面水環境影響的原則;
(2)掌握評價地面水環境影響的基本資料要求;
(3)掌握單項水質參數評價方法的種類及其適用范圍。
(四)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
1.一般規定
(1)了解聲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2)掌握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
(3)熟悉各等級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基本要求;
(4)掌握環境噪聲評價量及應用條件;
2.環境噪聲現狀調查與測量
(1)掌握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基本內容;
(2)熟悉環境噪聲現狀調查的基本方法;
(3)掌握環境噪聲現狀測量點的布設原則;
(4)熟悉環境噪聲現狀測量的測量量和測量時段;
(5)掌握環境噪聲現狀評價的主要內容。
3.噪聲預測
(1)掌握噪聲預測的基礎資料要求;
(2)熟悉噪聲預測范圍和預測點的布設原則;
(3)了解噪聲源噪聲級數據獲得的途徑及要求;
(4)熟悉簡化聲源的條件和方法;
(5)熟悉戶外聲源聲波在氣中傳播引起聲級衰減的主要因素。
4.聲環境影響評價
(1)熟悉聲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
(2)掌握噪聲防治對策應考慮的環節。
(五)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
1. 評價工作等級及評價范圍
(1)掌握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
(2)掌握生態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原則。
2. 工程調查與分析
(1)熟悉工程資料收集的要求;
(2)熟悉工程分析的要求;
(3)掌握對關鍵問題識別和評價因子篩選的要求。
3.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與現狀評價
(1)掌握生態環境狀況調查的基本內容及要求;
(2)熟悉生態現狀評價的要求;
(3)熟悉生態現狀評價的主要內容;
(4)熟悉常用的生態現狀評價方法與適用范圍。
4.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1)熟悉生態影響預測的內容;
(2)了解生態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原則。
5.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及替代方案
(1)熟悉生態環境的防護與恢復應遵循的原則。
(2)熟悉生態影響的管理措施;
(3)熟悉替代方案的原則要求。
6.典型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熟悉典型自然資源開發項目中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要點。
(六)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1.總則
(1)熟悉導則的適用范圍;
(2)掌握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重點;
2.環境影響評價實施方案
(1)熟悉實施方案的基本內容;
(2)熟悉規劃方案初步分析的內容及要求;
3.環境影響報告書標準要求
(1)熟悉區域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的內容和要求;
(2)熟悉規劃方案分析的內容和要求;
(3)熟悉環境容量與污染五總量控的主要內容;
(4)熟悉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主要內容;
(5)熟悉開發區規劃綜合論證的內容和要求;
(6)熟悉確定環境保護對策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的原則要求。
(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1.總則
(1)熟悉導則的適用范圍;
(2)掌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
2.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熟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
(2)了解環境目標和評價指標的含義;
(3)了解規劃分析的基本內容;
(4)熟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擬定環境保護對策與減緩措施的原則和優先順序。
(八)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1.總則
(1)掌握導則的適用范圍;
(2)熟悉環境風險評價的目的和重點;
(3)熟悉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級別的劃分;
(4)熟悉環境風險評價的工作程序。
2.風險識別
熟悉風險識別的范圍、類型和內容
3.風險計算和評價
(1)熟悉風險值的定義;
(2)了解風險評價的原則。
4.風險管理
(1)熟悉風險防范措施;
(2)了解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生態影響類
1.適用范圍
熟悉規范的適用范圍
2.總則
(1)了解驗收調查的工作程序;
(2)熟悉驗收調查時段的劃分
(3)熟悉驗收調查標準的確定原則;
(4)了解驗收調查的運行工況要求;
(5)掌握驗收調查的重點。
3.調查技術要求
(1)掌握環境敏感目標調查的內容及要求;
(2)熟悉工程調查的內容及要求;
(3)掌握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調查的內容及要求;
(4)熟悉生態影響調查的內容、方法及調查結果分析的主要內容;
(5)熟悉調查結論與建議的編寫要求及方法。
相關推薦
更多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大綱詳情>>
更多關注: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時間 考試培訓 歷年真題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