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在興建地下工程設施或者進行地下勘探、采礦等活動,應當采取防護性措施,防止( )。
A.破壞地下土壤結構
B.地下水污染
C.地下生物被破壞
D.以上均正確
2.《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所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 )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環境
B.環境和社會
C.生物
D.環境和生物
3.《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中限制( )項。
A.175
B.237
C.359
D.481
4.下列哪一項不需要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
A.環境影響報告書
B.環境影響報告表
C.環境影響登記表
D.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
5.關于“三同時”管理制度指的是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 )的制度。
A.同時設計
B.同時施工
C.同時投產使用
D.同時招標
E.同時竣工驗收
6.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分類管理辦法》的規定,建設單位申請驗收應當向具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的驗收材料中,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或調查報告
B.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或調查表
C.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D.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
7.《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適用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 )。
A.固體廢物的河流運輸和防治
B.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
C.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
D.固體廢物跨省的運輸和處理
E.固體廢物的填埋的污染防治
8.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后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 )提供科學依據。
A.規劃
B.決策
C.建設
D.評估
9.《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強化限期治理制度,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實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間應予限產、限排,并不得建設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 )。
A.處以罰款
B.責令其停產整治
C.責令其停產整治,并處以罰款
D.責令其停產整治,可以處以罰款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噪聲排放是指噪聲源向周圍( )輻射噪聲。
A.工作環境
B.自然環境
C.生態環境
D.生活環境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評師考試報考指南 環評師考試培訓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