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法律法規提高練習
單項選擇題
1.根據《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的規定,海洋主管部門在核準海洋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后,應當將核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備案。
A: 上級海洋主管部門
B: 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C: 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D: 當地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C
2.根據相關規定,新建、改造含硫分大于()的煤礦,應當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煤炭洗選設施。
A: 1%
B: 1.5%
C: 2%
D: 2.5%
參考答案:B
3.下列符合鋼鐵投資建設項目的最低條件的是()。
A:燒結機使用面積130平方米
B:電爐容積50噸
C:焦爐炭化室高度達到3.4米
D:轉爐容積150噸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鋼鐵投資建設項目最低條件的相關規定為:“燒結機使用面積達到180平方米及以上、焦爐炭化室高度達到4.3米及以上,高爐容積達到1000立方米及以上、轉爐容積達到100噸及以上、電爐達到60噸及以上?!?/p>
4.根據《關于制止水泥行業盲目投資的規定》,以下不屬于嚴格禁止新建和擴建的水泥項目的是()。
A: 機立窯
B: 新型干法窯
C: 立波爾窯
D: 濕法窯
參考答案:B
詳細解答:《關于制止水泥行業盲目投資的規定》指出:各地要根據水泥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加快淘汰現有立窯及其他落后工藝水泥的目標和進度,并嚴格禁止新建和擴建機立窯、于法中空窯、立波爾窯、濕法窯水泥項目。
5.根據2007年最新修訂的《電石行業準入條件》,新建電石企業電石爐初始總容量必須達到()kV·A及以上。
A: 25000
B: 50000
C: 75000
D: 100000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2007年最新修訂的《電石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建電石企業電石爐初始總容量必須達到100000kV·A及以上,其單臺電石爐容量 ≥25000kV·A。新建電石生產裝置必須采用密閉式電石爐,電石爐氣必須綜合利用。鼓勵新建電石生產裝置與大型乙炔深加工企業配套建設。
6.為滿足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要求,實現合理規模經濟。新建和改擴建機焦爐炭化室高度必須達到()米及以上,年生產能力()萬噸及以上。
A: 4.3 50
B: 3.4 60
C: 4.3 60
D: 5.3 50
參考答案:C
7.《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熱網區外和未進行集中供熱的城市地區,不應新建產熱量在()以下的燃煤鍋爐。
A: 2.2MW
B: 2.4MW
C: 2.6MW
D: 2.8MW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提出,城鎮應統籌規劃,多種方式解決熱源,鼓勵發展地熱、電熱膜供暖等采暖方式;城市市區應發展集中供熱和以熱定電的熱電聯產,替代熱網區內的分散小鍋爐;熱網區外和未進行集中供熱的城市地區,不應新建產熱量在2.8MW以下的燃煤鍋爐。
8.以下不符合《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關于工業鍋爐和窯爐采用煙氣脫硫設施時技術選用應考慮的主要原則的規定的是()。
A: 脫硫設備有主要工藝參數的自控裝置
B: 安裝二氧化硫和煙塵在線監測裝置
C: 脫硫產物和外排液無二次污染且能安全處置
D: 脫硫產物應穩定化或經適當處理,沒有二次釋放二氧化硫的風險
參考答案:B
9.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關于“污泥處理的有關技術和要求”,以下不符合的是()。
A: 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可采用衛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處置
B: 經過處理后的污泥可供農田使用
C:采用延時曝氣的氧化溝法、SBR法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需達到穩定化
D: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宜采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
參考答案:B
詳細解答:污泥處理的有關技術和要求如下。①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應采用厭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進行穩定化處理。也可采用衛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處置。②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宜采取厭氧消化工藝進行處理,產生的沼氣應綜合利用。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進行堆肥處理和綜合利用。采用延時曝氣的氧化溝法、SBR法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污泥需達到穩定化。采用物化一級強化處理的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須進行妥善的處理和處置。③經過處理后的污泥,達到穩定化和無害化要求的,可農田利用;不能農田利用的污泥,應按有關標準和要求進行衛生填埋處置。
10.根據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的有關要求,填埋場填埋終止后,要馬上進行的工作不包括()。
A: 生態環境恢復
B: 繼續引導和處理滲瀝水
C: 繼續引導和處理填埋氣體
D: 土地開發利用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相關規定為:填埋終止后,要進行封場處理和生態環境恢復,繼續引導和處理滲瀝水、填埋氣體。在衛生填埋場穩定以前,應對地下水、地表水、大氣進行定期監測。衛生填埋場穩定后,經監測、論證和有關部門審定后,可以對土地進行適宜的開發利用,但不宜用作建筑用地。
11.我國現行環境保護基本法是()年頒布實施的。
A: 1979
B: 1989
C: 1995
D: 1999
參考答案:B
12.《環境影響評價法》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屬于()。
A: 環境保護基本法
B: 環境保護單行法
C: 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D: 環境保護部門規章
參考答案:B
13.《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屬于()。
A: 環境保護單行法
B: 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C: 環境保護部門規章
D: 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參考答案:D
14.在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除憲法外占有核心地位,有“環境憲法”之稱的是()。
A: 《環境法》
B: 《環境保護法》
C: 《可再生能源法》
D: 《環境影響評價法》
參考答案:B
15.某環評機構在為某化工廠項目做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發現《環境影響評價法》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某一問題的要求不同,應()。
A: 遵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執行
B: 遵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C: 請示國家環保總局
D: 擇一要求低的執行
參考答案:
詳細解答:相同位階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有沖突的,應遵照從新的原則處理,即執行較晚出臺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法》自2002年起施行,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05年施行,因《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出臺較晚。故應選B。
16.依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的總體。
A: 生態因素
B: 自然因素
C: 資源因素
D: 生活因素
參考答案:B
17.依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國家應加強對環境監測和管理,省級以上環保局應定期發布()。
A: 環境監測報告
B: 環境質量公告
C: 環境狀況公告
D: 環境質量預告
參考答案:C
18.位于北京市密云縣的某化工廠擬拆除其污水處理設施,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需先征得()的同意。
A: 北京市人民政府
B: 北京市環保局
C: 密云縣人民政府
D: 密云縣環保局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防治污染的設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確有必要拆除或者閑置的,必須征得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痹摶S位于密云縣,密云縣環保局為其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故應選D。
19.北京市朝陽區某化工廠超標排污嚴重污染環境,且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可以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責令其停業、關閉。
A: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
B: 朝陽區環境保護局
C: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D: 朝陽區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責令停業、關閉,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決定”,根據《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該工廠的限期治理應由朝陽區政府決定,故責令停業、關閉亦應由朝陽區政府決定。
20.中國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確立于()。
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B: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參考答案:A
詳細解答:197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選址、設計、建設和生產,都必須注意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在進行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中,必須提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設計”的規定標志著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正式確立。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評師考試報考指南 環評師考試培訓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時間 環評師教材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