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備考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中大網校編輯特別整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歷年考試的重點,以備迎接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
二、源項分析
1、 分析內容
確定最大可信事故的發生概率、危險化學品的泄漏量。
2、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類比法,加權法和因素圖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概率法和指數法。
3、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確定方法
事件樹、事故樹分析法或類比法。
4、 危險化學品的泄漏量
(1) 確定泄漏時間,估算泄漏速率。
(2)泄漏量計算包括液體泄漏速率、氣體泄漏速率、兩相流泄漏、泄漏液體蒸發量計算,計算方法見《建設項目風險評價導則》附錄a.2。
掌握清潔生產指標的選取原則
1、 從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考慮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是清潔生產指標選取的一個最重要原則,它是從一個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全過程地考察其對環境的影響,如從原材料的采掘,到產品的生產過程,再到產品銷售,直至產品報廢后的處置。“生命周期評價是對一個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輸入、輸出及其潛在環境影響的匯總和評價”。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的關鍵和與其他環境評價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它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來評估它對環境的總影響。
2、 體現污染預防為主的原則
清潔生產指標必須體現預防為主的原則,要求完全不考慮未端治理,因此污染物產生指標是指污染物離開生產線時的數量和濃度,而不是經過處理后的數量和濃度。清潔生產指標主要應反映出項目實施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源量及產生的廢物量,包括使用能源、水或其他資源的情況,通過對這些指標的評價,反映出項目的資源利用情況和節約的可能性,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
3、 容易量化
清潔生產指標要力求定量化,對于難于定量的也應給出文字說明。清潔生產指標涉及面比較廣,有些指標難以量化。為了使所確定的清潔生產指標既能夠反映項目的主要情況,又簡便易行,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因此,應盡量選擇容易量化的指標項,這樣,可以給清潔生產指標的評價提供有力的依據。
4、 滿足政策法規要求和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清潔生產指標應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要求,并考慮行業特點。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報考指南 環評影響評價師教材 考試培訓 環評師報名時間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