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評工程師考試真題演練《環評案例分析》
啤酒生產線新建
某啤酒生產線新建項目,位于原廠區西面100m的空地上,某國道從廠區北側通過,距公路500m,距火車站26km,當地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平原、綠洲、荒漠東西展開,南北更替,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趨傾斜,當地地表水經較發達,地下水資源豐富。自然土壤由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風沙土、沼澤土等13個土類組成。
項目新建主要內容有:新建10萬噸/年麥芽半塔式生產線一條,工程包括建造精選車間、浸麥車間、發芽車間、烘干車間、機修車間、原料庫、成品庫和鍋爐房等。
問題
1.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步驟是什么?
2.對于廢氣治理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3.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如何處理?
4.為了實現清潔生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本項目的廢氣和廢水總量控制的指標分別是什么?
答案:1.⑴準備階段,收集有關資料,編制環評大綱。⑵正式工作階段,根據環評大綱及批復意見,開展環境現狀調查、公眾參與調查及工程分析,并進行影響預測與評價。⑶報告書編制階段,對各部分進行匯總,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提出結論和建議。
2.整個工藝過程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鍋爐煙氣,煙氣中SO2可以經過除塵器進行脫硫處理,同時也可以降低煙塵,對于鍋爐使用燃煤作為燃料,應當提高燃煤的品質,同時也要加強監管,使得燃煤燃燒的效率提高,減少其他副產品氣體的產生。
3.本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產生大量的廢渣,這些廢渣主要是作為原料的大麥加工后的剩余,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對于產生的其他的固體廢棄物,包括煙塵、爐渣和一些包裝材料剩余等,需要與生活垃圾一起集中收集統一清運。
4.為了實現清潔生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⑴加強用水管理。正常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水,因此除加強生產線水的重復利用外,同時要加強各車間用水的計量,配備相應的計量儀表,將耗水量與各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直接掛鉤,以經濟杠桿調節車間用水,促進崗位操作人員提高節水意識,必要時實施一定的獎懲措施。⑵加強企業管理。企業的清潔生產除首先從工藝技術路線和設備選型著手外,再者要對整個生產過程的原輔材料的利用、能源的消耗等方面進行有效地控制,盡可能減少末端治理,因此加強生產過程中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可以引進吸收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制度,同時總結更加適合本企業的生產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益,因為在一定的時期內,對于企業的生產而言,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往往比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顯得更加重要。⑶節能措施。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各種原輔料的消耗及節約,能源的有效利用與浪費,往往掌握在一線生產工人手里。因此除從技術和手段上,如原輔料進入庫登記、手續的交接、各種計量及儀表工具的完善外,還要教育職工愛廠如家,愛崗敬業,做到珍惜每一滴水和每一粒物料,杜絕跑、冒、滴、漏等情況的發生。
5.對于廢氣來說,主要控制指標應該是二氧化硫和煙塵。對于廢水來說,主要控制指標是COD、BOD和SS。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評師考試報考指南 環評師考試培訓 環評師教材 綱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