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教材第三章的水環境現狀評價方法細闡述,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學習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的重點知識!
三、水環境現狀評價方法
水質評價方法采用單因子指數評價法。單因子指數評價是將每個水質因子單獨 進行評價,利用統計及模式計算得出各水質因子的達標率或超標率、超標倍數、水質指數等項結果。單因子指數評價能客觀地反映評價水體的水環境質量狀況,可清 晰地判斷出評價水體的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時段和主要污染區域。
1.評價方法
常釆用單項指數法,推薦采用標準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1) 一般水質因子(隨水質濃度增加而水質變差的水質因子):
w Sij=Cij/cSti (3-18)
式中:StJ——標準指數;
Cij---- 評價因子/在7•點的實測統計代表值,mg/L;
csj----- 評價因子i的評價標準限值,mg/L。
(2) 特殊水質因子:
①DO——溶解氧。
當DO々DOs
DOf-DO
DOf-DOs
當 007<00;
(3-20)
式中:lay——DO的標準指數;
DOf——某水溫、氣壓條件下的飽和溶解氧濃度,mg/L,計算公式常采用: DOf= 468/(31.6+0, t 為水溫’ °C;
DOy——在/點的溶解氧實測統計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評價標準限值,mg/L。
②pH值——兩端有限值,水質影響不同。
當 pH^7.0 SpHj.=a.0-pHj)/{7.0-pHsd) (3-21)
當 pHy>7.0 5^廣(pH,.—7.0)/(pHsu—7.0) (3-22)
式中:一 pH值的標準指數;
pHy——pH值的實測統計代表值;
pHsd----- 評價標準中pH值的下限值;
pHsu——評價標準中pH值的上限值。
水質因子的標準指數<1時,表明該水質因子在評價水體中的濃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2.實測統計代表值獲取的方法
(1) 極值法。某水質因子的監測數據量少,水質濃度變幅大;
(2) 均值法。某水質因子的監測數據量多,水質濃度變幅較小;
(3) 內梅羅法。某水質因子有一定的監測數據量,水質濃度變幅較大。
常釆用內梅羅法計算水質現狀評價因子的監測統計代表值,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c——某水質監測因子的內梅羅值,mg/L; c極——某水質監測因子的實測極值,mg/L;
^均——某水質監測因子的算術平均值,mg/L。
極值的選取主要考慮水質監測數據中反映水質狀況最差的一個數據值。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