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環境影響評價師考前真題預測《技術方法》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00 分)
1、在規劃或開發建設活動實施后,對環境的實際影響程度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被稱為( )。
A.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B.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C.環境影響后評價
D.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正確答案】C
2、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
A.環境背景值:環境中的水、土壤、大氣、生物等要素,在其自身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還沒受到外來污染影響下形成的化學元素組分的正常含量,又稱環境本底值
B.背景噪聲:在還未受到外來噪聲污染下的噪聲值
C.環境區劃分為環境要素區劃、環境狀態與功能區劃、綜合環境區劃等
D.環境災害: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環境惡化所導致的災害,是除自然變異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災原因
【正確答案】B
3、用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污系數來計算污染物排放量屬于( )。
A.資料復用法
B.類比法
C.數學模型法
D.物料衡算法
【正確答案】B
4、某工廠年燒柴油300t,重油400t,柴油燃燒排放系數1.1X104m3/t,重油燃燒排放系數1.4X104m3/t,則廢氣年排放量為( )X104m3。
A.8600
B.860
C.8900
D.890
【正確答案】D
5、技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污染物最終排放量為( )。
A.技改擴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B.“以新帶老”削減量
C.技改擴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
D.以上各選項代數和
【正確答案】D
6、工程分析中將沒有排氣筒或排氣筒高度低于( )m的排放源定為無組織排放。
A.5
B.10
C.15
D.20
【正確答案】C
8、現場調查法與收集資料法相比,其優點是( )。
A.應用范圍廣、收效大
B.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C.全面準確
D.直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
【正確答案】D
9、距污染源中心點( )km內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過排氣筒高度時,定義為復雜地形。
A.15
B.3
C.10
D.5
【正確答案】D
10、在建設項目擬建排污口上游( )m處應設置一個取樣斷面。
A.100
B.300
C.500
D.800
【正確答案】C
11、補充地面氣象觀測,對于一級評價項目應進行為期( )的連續觀測。
A.3個月
B.6個月
C.1年
D.3年
【正確答案】C
12、某風向占總觀測統計次數的百分比稱為該風向的( )。
A.風場
B.風頻
C.風廓線
D.風向玫瑰圖
【正確答案】B
13、河道水流形態的基本分類中,隨河道底坡的大小變化,大于、等于或小于臨界底坡時,又有急流、臨界流與緩流之分,其中急流的佛洛德數Fr( )。
A.≥1
B.≤1
C.=1
D.>1
【正確答案】D
14、河口水質取樣,在預測水溫時,要預測日平均水溫,一般可采用每隔( )測一次的方法求平均水溫。
A.1h
B.4~6h
C.6h
D.1天
【正確答案】B
15、當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時,小型湖泊一級評價每( )km2布設一個取樣位置。
A.0.5~1.5
B.1~2
C.1.5~3.5
D.4~7
【正確答案】A
16、某水樣pH值為6.5,采用單項指數法評價的標準指數為( )。
A.0.71
B.0.50
C.2.50
D.4.00
【正確答案】B
17、某水域5次BOD5的監測濃度為3.5mg/L、4.7mg/L、6.9mg/L、8.7mg/L、4.4mg/L,采用內梅羅法計算BOD5的監測統計代表值為( )。
A.3.6mg/L
B.6.9mg/L
C.8.7mg/L
D.7.3mg/L
【正確答案】D
18、地下水質量評價中的綜合評價方法是在( )的基礎上展開的。
A.數學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物料衡算法
D.單因子指數法
【正確答案】D
19、環境影響識別方法中的矩陣法是以( )的方式說明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
A.定量
B.定性
C.定性或半定量
D.半定量或全定量
【正確答案】C
20、
A.1h平均值
B.日平均值
C.日平均值的三倍
D.年平均值
【正確答案】A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評師考試報考指南 環評師考試培訓 環評師教材 環評考試大綱 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