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慶上半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給定資料:
1.“真的太美了!能把它送給我嗎?”
“天哪,這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嗎?太神奇了!”
這樣的贊美,幾乎不用打草稿,每一個看到高清紅剪紙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驚嘆!
人群中的高清紅與普通的中年婦女并無二致,但只要給她一張紙,一把剪刀,她仿佛頃刻間就擁有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我是為剪紙而生的。”因為有了剪紙,高清紅的人生道路從此不同。
廣靈剪紙作為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以彩色剪紙為特色,每件作品經二十余道工序成形,是集繪畫、色彩、鏤雕于一體的手工藝術品,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2009年廣靈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部分申報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靈剪紙傳到高清紅這里,已經是第六代了。也許是廣靈的青山綠水賦予了她靈巧的心思,也許是祖祖輩輩的匠心造就了她杰出的基因,4歲起高清紅跟前瞻外祖母和母親學剪窗花,年紀輕輕就已經能獨立完成設計巧妙、構思獨特的剪紙作品了。
和身邊很多同齡人一樣,高中畢業后高清紅走上了工作崗位。然而1996年她所在的縣水泥廠因企業效益滑坡,她只得被迫下崗?;氐郊乙淮闻既坏臋C會,她聽說上世紀80年代廣靈剪紙的主要創作生產基地廣靈工藝美術廠倒閉了,她心底埋藏多年的那個兒時的“剪紙夢”突然萌動了,于是,追隨夢想的召喚,青紅剪紙藝術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作為廣靈民間剪紙藝術的帶頭人,高清紅開始帶領廣靈剪紙走上民間文化產業化的道路。
從“一年一枯榮、歲歲上窗欞”的窗花做起,青紅公司規模越做越大,層次越做越高,單色的變成了多彩的,民間的變成了民族的。由高清紅創新的“剪紙加減法”讓構圖躍然紙上,出圖力透紙背,把傳說的廣靈剪紙藝術推到了創作新階段,在眾多形式的剪紙中獨成一家。據了解,廣靈剪紙中難度最大的多層剪紙,高清紅目前已經可以剪到八層,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在民間,她的多幅作品的市場價已達數萬元。
不再是傳統福祿壽禧產飛禽走獸,高清紅的剪紙瞄準了更廣的文化經典;歷時半年完工的長達數米的《清明上河圖》以精湛的刀工藝術將北宋時期的繁榮市井刻畫得惟妙惟肖;色彩明艷的《醉迷紅樓十二金釵》讓曹雪芹筆下的十二位古典美人生動傳神。2013年,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收到高清紅為其創作的剪紙肖像禮品時贊不絕口,連連說:“太神奇了,比我本人還漂亮。”
青紅剪紙愈剪愈美,作品也愈傳愈遠,如今的廣靈青紅剪紙公司被山西省大同市指定為“民間手工藝術專業公司”和旅游產品定點生產公司,在全國各地開設了10余個展廳和辦事處,而青紅剪紙不僅走進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也隨著中國的文化開放走向了國際舞臺,每年實現產能1500萬元,出口創匯100萬美元。
產品走出了國門,高清紅的心卻在廣靈。“中國剪紙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但發展道路卻很艱難,多年來難登大雅之堂。為了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領全縣上萬農民從事剪紙產業,還專門建立了廣靈縣剪紙產業文化園,用市場的力量喚醒傳統文化。”高清紅告訴記者,前不久,她們與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和聯合國青年技術培訓組織共同創辦了“國際青年就業技能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剪紙人才1萬多人;同時還成立了剪紙民間藝術協會,與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力圖將中國民間藝術推向國際市場。2013年7月,高清紅帶著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全卷走入聯合國,受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莉娜·博科娃的高度贊賞。
“事實證明,中國傳統文化是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的,但是這條路并不好走,規模也比較小,市場認可度仍有待提升。”高清紅呼吁社會更多地關注民間文化,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創造更多的對接平臺,只有這樣,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向市場、發揚光大。
2.隨著網絡和電視制造業的發展,全球電視劇市場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隨意按動鼠標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樣在看的劇集,觀眾可以坐在家中盡享頂級劇集的極致體驗,“追劇”儼然成為都市白領的一種生活方式。
有觀眾看完《紙牌屋》后表示對于美國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對權利與愛情更有了新的認識,甚至翻出以往講述美國歷史的書籍、影片觀看,參與這部劇的討論,2012年在法國播出美劇多達數十部,其中30多部單集觀眾超過百萬,《超感神探》還一舉成為當年的電視劇收視冠軍。在德國,美劇基本處于壟斷地位,占據約90%以上的播出份額。
美劇、韓劇在全球熱播并非偶然?!耙允鼙姙閷?,創新電視劇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全新的制作模式給了電視劇全新的生命?!盨大學新聞傳播學唐教授認為,與中國電視劇傳統意義上的播出模式不同,美劇大都按“季”播出,通常一星期只播一集,邊拍邊播,由于美國電視劇播放平臺不多,每年能在季播期黃金時間段播出的不到2000集,因此競爭異常激烈,近年來韓劇也采取邊拍邊播的模式,《來自星星的你》每周播出兩集,每次網上更新劇集都會引發下載熱。
專家認為,電視文化產品的價值日益凸顯,中國應從中借鑒經驗,提升電視劇制作水平,同時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這種開放的模式可以使制作方充分感受到觀眾對劇集的關注程度,根據每周更新的收視率和觀眾的反映,及時調整創作方向,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熱播劇大多高水準、大投入,保證質量精良,季播和周播的模式本身就拉高了電視劇制作成本,面對制作團隊、劇本、導演、演員、道具等精益求精的追求。
這些熱播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于中國的“武俠劇”“清宮劇”“名著劇”,而以現實為題材,用寫實手法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與觀眾不疏遠,除科幼劇外,美劇大多務求內容真實,有時涉及技術層面還要請顧問或相關專家親自操刀,《生活大爆炸》劇組甚至擁有一個真正的“科學顧問”,專門負責劇本中關于科學部分的內容創作。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制播能最充分地反映電視劇生產流程的市場化屬性。《來自星星的你》盡管有科幻成分,但人物感情進展、尊老愛幼優良傳統貫穿其中。
唐教授說,美劇和韓劇都通過簡單的日常生活與淡話交流傳遞價值趨向,劇中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問題、生活細節問題的揭示,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貼近生活中的文化輸出才容易被外國觀眾認同。
在國產電視劇產量猛增的背景下,專家建議中國加強對產品質量把關,積極探索并生產出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文化經驗”和“感覺結構”的電視產品。政協委員G在2014年3月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韓劇熱潮,已經不僅是韓劇的問題了,這讓我們的文化自尊受到傷害,文化自尊的傷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韓潮來襲,韓迷們自然是喜不勝收,來者不拒,多多益善。而如同G這樣的文化人士則不免有些心存疑慮,擔心韓流損害我們的文化自尊。從某種程度上說,觀眾所看中的更多是韓劇的娛樂功能而非文化入侵。有人認為,韓劇邏輯性較差,觀看時無需動腦子,可以單純的“感情發泄”。換而言之,觀眾在看韓劇的時候,絕不會去想韓國文化怎么就傷害了中國傳統文化這樣的宏大命題,在他們看來,只要故事足夠精彩就足夠了。
任何一種文化的體現都需要一定的載體。韓國的電視劇、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這些都是外來文化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外來的“文化鯰魚”。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文化自尊受到傷害并非是從韓劇或者好萊塢電影開始。因為自西方人用堅船利炮打開清政府的大門開始,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新文化運動,我們的傳統文化可以說一直在與西方文化的斗爭中不斷地延續和發展。可以說,現在中國傳統文化式微,有些好的傳統,好的習慣,好的做法都被拋棄了,但中國文化或者說華夏文明依然有一脈相承。
不可否認,韓劇是韓國文化的一種體現,韓劇熱無形之中會帶來韓國文化的影響,對中國文化帶來一定的傷害。韓劇的影響當然是客觀存在,但說傷害了我們的文化自尊則未免太高估韓國文化的影響??纯错n劇,天不會塌下來,文化自尊也不一定會受到傷害。換個角度說,我們正視韓流的影響,可更該思考如何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3.大批赴美志愿者漢語教師在美國校園和社區內擔當著文化使者的角色。高中教師小瓊就是其中之一。為期一年的赴美教學經歷給她、她的美國學生乃至美國“街坊鄰居”都留下珍貴記憶。
小瓊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座小城執教,借住在一對老夫婦家中。小城只有一家沃爾瑪超市。用男主人加里的話說,“全鎮人幾乎互相都認識”。她每次出門都會被當地人認出來,很多人都會友善地同她打招呼。文化交流歸根結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
和其他漢語教師一樣,小瓊也配備了介紹中國文化的“資源包”,內容從神話故事、歷史名人到古典名著不一而足。不過,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她本身就是當地人了解中國的一個“資源包”?!澳銈円灿惺謾C么?”“家中有電視嗎?”一個個問題背后是美國孩子對中國的不了解。當然,在打開“資源包”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引發價值觀碰撞。“美國老師不加班、中國老師愛加班”,“中國人愛儲蓄”,甚至小瓊想起萬里之外家人時充盈的淚水,都讓孩子們乃至大人們真切地感知著“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碰撞后帶來的是了解和欣賞。
“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制造’,”加里對記者幽默道,“如果你們國家要派出中國文化大使,選我們的瓊準沒錯?!?
當記者在世界各地問起:“提起中國文化,您會想到什么?”在赤道邊春城內羅畢,中非關系專業在讀研究生瑟庫拉這樣告訴記者:“孔子,我會想到他。我上過不少有關中國外交、非中關系的課,每次遇到理解不了的思想時,我們就開玩笑說‘這是孔子的思想’。每次辯論課上找論據時,我們最后總會找到‘孔子曰……’。西方也有很多先賢,但中國先賢似乎我只了解孔子?!?
在內羅畢CBD地區一家大排檔餐廳。28歲的顧客貝利對記者說:“我通過在內羅畢工作的中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我覺得要想讓肯尼亞人了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是生活在本地的中國人的態度,希望中國人能同當地人多交流。中國政府也應在非洲多辦一些展覽,比如飲食展覽、傳統服飾展覽,這樣我們才能了解更多中國文化?!?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悟是:在融合流動的地球村里,每個人都是一國最生動的“文化名片”,你傳達什么,對方就感受什么,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看似工程浩大,卻始于足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政府需要做的還很多,而民間交流、業界合作也亟待進化升級。
4.2011年10月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文化輸出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具備了明晰的政策導向。
回顧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在海外市場“遍地開花”。9月至10月,“中國文化月”在美國舉辦,一批優秀作品上演;11月,原創雜技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海上夢》亮相后,與多家海外演出商簽訂為期5年的歐洲巡演合同;12月,土耳其中國文化年拉開序幕;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已正式運營巴黎、柏林、東京等9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
在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的M看來,近年來,伴隨著與世界各國經貿領域的合作日漸深入,我國文化市場的開拓氛圍在不斷加強?!安粌H出口企業數量在增加,輸出產品的種類也日漸繁多?!彼宰约核诘钠髽I為例說,國圖集團出口業務已經從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實物出口領域,擴展至數據加工和物理加工為一體的增值服務貿易出口,并開展了國外展覽業務。
“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文化產業才有走出去的資本和空間?!蹦炒髮W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J說。
“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公司、中國人的身影,是文化輸出的‘經濟和人文基礎’。”J說,“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漸增多的國際間經貿合作也在倒逼文化輸出加速。”
當前,在中國企業迅速增加海外投資的過程中,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面對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迥異,文化背景天壤之別的海外合作者,我們如何實現無障礙交流?
“經濟合作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合作,隨著合作深入,我們必然要與不同人群進行深層次交流,文化產業有義務承擔起建立溝通、化解誤會的責任。”J說,“文化輸出不僅具備了經濟基礎,也成為經貿深度合作的必然需要。”
英國女孩娜姆說:“在沒來到中國之前,我對中國的印象主要是:美食、長城、秀水街等等,但基本都是些片面的概念,但在北京生活了3年后,我反而不知該怎私概括對這里的印象了。因為了解越深,越覺得有很多文化是我不知道?!?
“這是對中國文化理解片面化的個例。如果本土文化產品沒有大量投入海外市場,當地消費者只能面對極有限的選擇,而這部分產品由于不具備生產規模,難免存在內容片面等問題,傳遞給國外消費者的‘中國印象’也不可能完美?!盝說。
于是,真正的中國文化精髓沒有暢通的輸出渠道,反而一些細枝末節的文化枝椏被廣泛認知。比如,伴隨著海外華人數量的急劇增長,養生、菜譜等種類書藉因與生活密切相關而廣泛傳播。
“但這些枝節根本無法還原中國文化的全貌。久而久之,就導致了一些外國人對中國印象的片面化、表面化,更嚴重的是,文化領域的誤解會伴隨著人與人的交往,輻射至各個領域?!盝說。
“當別人不了解,甚至選擇性誤解你時,你更需要澄清自己,但為何我們屢次遭遇誤解卻難以澄清?因為長期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仍處于弱勢地位。”J說,“目前,國際輿論導向仍牢牢把握在歐美媒體手中,我們難以呈現一個全面而真實的形象?!?
“近年來,中國文化作品、藝術展演在海外亮相,無論從頻率、水準和反響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一方面滿足了藝術愛好者的需求,一方面也糾正了部分人對中國文化的誤讀?!盝說。
“文化輸出的本質,是傳遞真實,全面的中國文化,獲得公平的話語權、化解誤會,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仍有很多需要改善之處?!蹦承侣剬W院院長Y說。
“我國文化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市場經驗缺乏、優質品牌不足,版權意識不成熟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都屬于軟件上的缺失。”中國知識產權律師網的許律師說。
“種種政策導向都在釋放信號:文化輸出必須接受市場規則,順應海外市場特點,以此提高本土企業的軟實力。”J說,“有一些地區因為發展心態浮躁,出現了‘拔苗助長’的現象。比如,一些地區盲目設立發展目標,導致政策制定和發展現狀脫節。”
“要真正實現文化輸出的目標,文化企業不僅得學會運用資本手段,武裝企業硬件,更應創造出多元化、理念先進的文化產品。”Y說。
“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等,都是營造良好國家形象的手段和符號。在通往國際市場的文化快車上,我們雖然起步晚了點,但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又有極強的創新意識,一定能趕上世界的步伐?!盝說。
5.當前,中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著逆差,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國文化涌入中國,在數量質量上都難成比例。為了扭轉這種逆差,有學者提出了中國文化輸出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產物。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人們認識到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不僅要“引進”,而且要“輸出”。有學者認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須有自己的創造性輸出,否則這個民族就會喪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國當代文化需要進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長點,藉此從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來,真正開始自己的文化創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對話和文化輸出?!?
從1934年魯迅提出拿來主義到當前我們提出文化輸出,已經整整過去80年了??茖W發展觀要求我們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和“輸出”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不僅是對經濟建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適合文化建設。這就是說,我們的文化建設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
學者指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從拿來主義到文化輸出雖然是一個巨大轉變,但是,我們的文化輸出不能為輸出而輸出,而是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們拿來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我們的文化輸出也必須輸出的是中國當代文化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文化輸出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過去,我們也有一些文化產品輸出,我們也輸出了不少優秀的文化產品。但是,不可否認,我們輸出的有些文化產品卻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狹隘需要,販賣的是一些中國文化的落后的、丑陋的東西。這種文化輸出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形象,損害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
因此。中國當代文化解決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現象,就必須在努力解決現存沖突的過程中大力創造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在人類的健康向上的發展中做出自己應有的獨特貢獻。這種“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首先就內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有學者套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話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
鑒于有人提出從文化拿來主義走向文化輸出主義的理念,有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少提“主義”,一提主義往往會走向極端;二是在文化上還是要“拿來”與“輸出”并舉。文化上的平等交流應該是互通的,一手進一手出,不應該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只做進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則根本不符合世貿協定?!澳脕怼蹦玫氖俏覀儧]有的,而且是必要的;“拿來”也不是全盤西化,囫圇吞棗,而是咀嚼消化,為我所用?!拜敵觥币膊皇遣环趾么醯亍皟A銷”,文化上的偽劣產品應該杜絕出口,以次充好必然敗壞名聲,后患無窮,即使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盡管資源十分豐富,也需要經過現代的闡釋,方能切合當今發展的需要。最能體現中國當今文化軟實力的,應該是經過中西會通又從現實需要出發,體現時代特點的原創性的文化觀念、文化思想和文化產品,在輸出什么、怎樣輸出、拿來什么和創造什么等方面,還需要作通盤的規劃,并付之行動。
作答要求:
一、請根據“給定資料5”,談談你對“文化輸出”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有概括力。不超過300字。
二、請根據“給定資料1”以《高清紅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為題寫一份材料,供有關部門參考。(3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目的明確,切合主題;
(3)條理清楚,有概括性;
(4)不超過500字。
三、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我看中國人的文化自尊》為題,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