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文學學科很大程度被用來闡釋現代革命的合理性。某些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實際的影響很大,但在建構現代文學這門學科時,人們或者對他們進行批判,或者進行回避,或者進行歪曲,這樣就使他們的面貌在教科書和讀書界里起起伏伏,沉浮不定。
這段話直接支持的觀點是( )。
A.現代文學學科強調革命的合理性
B.現代文學學科在作家的取舍和評價上帶有功利性
C.文學史對作家的取舍和評價較為客觀
D.教科書和讀書界對作家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2、和很多作品中寫的妻子在丈夫死后不再結婚不同的是,最近暢銷的這本小說中,年輕的丈夫在妻子死后,發誓不再結婚,并且實現了他的誓言。許多讀這本小說的青年男女都被深深地感動了。
對上述話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
A.最近暢銷的這本小說中,年輕的丈夫在妻子死后,始終沒有再婚
B.最近暢銷的這本小說中,年輕的妻子對丈夫的感情令人感動
C.許多青年男女已經被這本暢銷小說中的感情感動了
D.很多作品寫的都是丈夫在妻子死后不再結婚
3、橙足鼯鼠體形似松鼠,但比松鼠大,身長約45厘米,后肢較長,尾粗長,尾毛蓬松色淺淡,爪鉤銳利,眼大而圓,耳廓無束毛,聽覺靈敏,全身被灰褐色長毛覆蓋,腹毛呈灰白色,四足背部毛呈橘紅色,因而有“橙足鼯鼠”之稱。
這段話主要告訴我們( )。
A.橙足鼯鼠名稱的由來
B.橙足鼯鼠的體態外貌特征
C.橙足鼯鼠與松鼠的體形比較
D.橙足鼯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
4、 一種哲學的重大發展不在于或者說主要不在于它對已有問題給出新的解釋、新的說明,而在于面對時代的要求,它改變了自己提出哲學問題的方式,它面對時代的新發展提出了新問題,凝結出新的范疇和新的理論。
這段話主要說明( )。
A.哲學之所以能對時代發展有所促進,在于它提出了新問題,凝結出新的范疇和理論
B.哲學與它所面對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要對時代的新發展提出新問題
C.哲學上的重大發展,在于它面對時代要求改變了自己提出問題的方式
D.哲學的重大發展不在于它對已有問題的新理解,而在于它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5、近幾年,有人不斷把一些店堂飯館題匾上的繁體字書法也稱為不規范用字。這種現象從推廣簡化字的意義上看,無可厚非;但如果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上看,則不難發現,在中國文字的書寫上是存在著實用性和藝術性這兩者之間差距的,書法的形成,是社會文明的產物,意味著文字從它的使用價值進入了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殿堂。同樣是寫字,書法卻要講求章法結構、布局造型、于點線的疏密枯潤處見精神等等。好比劉炳森先生舉例過的“廠”字,簡寫就顯得空而薄,當然就不及繁寫的字更有利于結構與造型,還有沈鵬先生舉例過的“黨”、“國”、“團”的繁寫,一寫就讓人感悟到,它比簡寫的更具備一種力度,一種莊嚴。
這段話支持下列( )觀點。
A.從藝術的角度,繁體字有其存在和使用的必要性
B.繁體字不比簡體字好
C.繁體字只限于書法家使用
D.店堂飯館可以任意使用繁體字
6、自魏晉以來,中國北方地區戰亂不息,人民大量向南方遷徙,南方的江淮流域得到開發,經濟不斷發展,到隋唐時期,已后來居上,超過了飽受戰亂破壞的黃河流域。
最能準確表達本文意思的是( )。
A.自魏晉以來,中國北方農民回避戰亂而大舉南遷
B.自魏晉以來,北方農民的大量南遷使得江淮流域的經濟得到發展
C.隋唐兩代,南方經濟優于北方
D.戰爭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
7、應該說,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不同時期,行使了不同的職能,適應特定的歷史時期的需要,完成了它應承擔的任務。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還需要進一步改革與完善。
這段話的中心觀點是( )。
A.社會保障制度完成了它應承擔的任務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入
C.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社會保障制度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8、我國實行的開放政策使國內城市與城市之間、南方與北方之間、內地與沿海之間展開了多種多樣的吸引外資的競爭,導致了一些省份原先獲得的區域傾斜政策優勢(如減稅、退稅、低稅、優惠貸款等)減弱,從而增加了國內利用外資的競爭。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優惠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資
B.利用外資的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
C.國內利用外資的競爭正在增加
D.減稅、退稅、低稅等政策使國家稅收受損
9、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那個物的世界,在它同愛的世界之間斷絕交通的時候,便失去了它的平衡。于是我們就不得不為極其低廉的東西,付出靈魂的代價。而這種事情只能發生在物的監獄以其銅墻鐵壁永遠牢不可破威脅嚇唬我們的時候,于是就引起了可怕的戰斗、嫉妒和壓迫、爭奪空間和機會,因此這些都是有限的。我們痛苦地意識到這種事情的邪惡,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在一個殘缺不全的真理的狹窄范圍內加以調整。這種努力導致失敗。只有他幫助了我們,他以他的一生給我們證明,我們有個靈魂,它的住所在愛的王國里,當我們達到精神上自由的境界的時候,物就以其虛假的價值、霸道欺壓我們了。
這句話的主題是( )。
A.我們的物的世界豐富多彩,應該珍惜
B.人們應該有一個愛人的心,去抵制物質所帶來的誘惑
C.人應該有感情
D.物質是戰斗、嫉妒和壓迫的來源
10、人人都渴望理解,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這正說明理解并不容易,而被理解就更難。用無休止的抱怨、解釋、辯論、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會把人嚇跑了。不理解本身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這只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尋求理解的前提。他連別人為什么不理解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理解別人?一個不理解別人的人,又怎么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最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
A.認為不理解自己的人是愛抱怨和愛發牢騷的人
B.理解自己容易,理解他人卻是很困難的
C.要獲得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別人
D.人的認識總是有一個由不理解到理解的發展過程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公務員考試論壇 公務員考試知道 公務員考試輔導用書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