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發布《廣東省居民對“中國夢”概念認知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超過半數人對“中國夢”首先想到的是“安居樂業,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而高達三分之二(66.14%)居民認為貪污腐敗是實現“中國夢”的首要阻礙因素。
腐敗問題是各國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國腐敗現象有發展迅猛的勢頭,腐敗既危及和破壞法律的權威性和有效實施,又破壞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以及政治基礎。腐敗問題已經對黨對國家和社會構成了相當程度的威脅。因此,為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的反腐敗。
歷朝歷代因腐敗被查處的官員均是國家發展的“攔路虎”。從清朝的和珅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劉青山、張子善均是因為腐敗問題走上了不歸路,給國家、社會和百姓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因此,官員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為了社會也為了自己的家人,更為了實現“中國夢”,都應該堅決的拒絕腐敗。
當前,一些腐敗敗露后,往往引發所轄地區官場的“大面積塌方”。腐敗分子在政治上拉幫結派,經濟上相互牽連,結成了利益同盟,呈現出明顯的群體性,即“窩案”“串案”。反腐敗這一工作顯得越來越艱巨而復雜,“攔路虎”越來越兇猛,為了實現“中國夢”,必須掃清這一只“攔路虎”。
掃清“攔路虎”不是一時一刻的事情。掃清“攔路虎”是一個民族的事業,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復雜的斗爭過程。在掃清“攔路虎”的過程中,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通過發動和鼓勵群眾參與掃清“攔路虎”,并建立掃清“攔路虎”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