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
1.定義: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頻率、強度和節律的改變,并伴有代償性輔助呼吸肌參與的活動。表現為三凹征、鼻扇、張口、抬肩、點頭等。
2.肺源性呼吸困難:
吸氣性 | 上呼吸道炎癥、水腫、腫瘤或異物引起狹窄或者梗阻 | 吸氣呈三凹征、吸氣延長、呼吸次數反而減少,吸氣伴有高調的喉喘鳴 |
呼氣性 | 下呼吸道炎癥、水腫、痙攣或異物引起的狹窄或者梗阻 | 呼氣費力、延長而慢、伴有呼氣性喘鳴音 |
混合性 | 廣泛的肺部病變導致肺泡換氣面積減少所致 | 吸氣呼氣均有困難,呼吸頻率增快表淺。多見于肺炎 |
3.心源性呼吸困難
(1)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表現為陣發性呼吸困難,重者咳粉紅泡沫樣痰、雙肺濕羅音。右心衰竭主要由于體循環淤血引起。
(2)先天性心臟病和心包炎、心包縮窄也可以引起呼吸困難。
4.血源性呼吸困難:見于嚴重貧血
5.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
6.處理原則
(1)病因治療
(2)氧療:給氧要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注意吸痰。給氧可以用鼻導管、口罩、面罩。氧濃度30~40%,嚴重缺氧可達60~100%,但氧濃度為60%吸氧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100%不能超過6小時。
(3)插管指征:呼吸由快而慢或突然停止;連續給氧Pa02<40mmHg,PaC02>60mmHg;呼吸不規則,無效呼吸以及神志不清不宜進行氣管切開者。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