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注冊會計師課程 全面的了解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注冊會計師相關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2.增值與非增值成本的計算
生產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消除非增值作業和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消除浪費,降低非增值成本,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
1.增值成本與非增值成本的概念
(1)增值成本是企業高效率執行增值作業時發生的成本,是企業唯一“應該”發生的成本。高效率執行的增值作業,是企業持續改善的目標,它不包含非增值作業,而且扣除了增值作業執行中的低效率因素,是一種理想的或最優的標準。這一標準稱為增值作業標準數量,它代表著理想或最優執行作業時的作業產出量。在增值作業標準數量下,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單位作業產出的成本最低。增值成本是按實際增值作業產出量和單位標準成本計算的成本。
(2)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業和增值作業的低效率而發生的作業成本,是需要通過持續改善,消除或逐步降低的成本。對于一項非增值作業來講,它所發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而對于一項增值作業來講,由于低效率而產生的非增值成本,則需要經過計算才能得出。
2.作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概念
作業成本被定義為作業在執行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
在相關范圍內,作業耗費的各項資源中,有些是不隨作業的產出量變動而變動的,如設備折舊、職工薪酬等,被稱為作業的固定成本;
有些是隨作業的產出量變動而變動的,如耗費的能源、材料等,被稱為作業的變動成本。
當企業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作業產出達到標準作業量時,單位作業產出中固定成本最低。
增值作業產出達到標準作業量時的單位作業的固定成本,稱為標準單位固定成本。
變動總成本隨作業需求的變動而變動,而單位產出中的變動成本是相對穩定的,不隨作業產出的高低變動。在計算增值與非增值成本時,單位成本中的變動成本也是以標準成本形式出現的,并長期使用同一個標準,不考慮其在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稱為標準單位變動成本。
使用標準單位固定成本和標準單位變動成本,可以剔除不同時期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自身的變動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3.增值成本與非增值成本的計算公式
增值成本=當前的實際作業產出數量×(標準單位變動成本+標準單位固定成本)
=AQ×(Sv+Suf) (1)
增值作業的非增值成本
=增值作業總成本-增值成本
=(當前實際作業產出數量- 增值作業標準產出數量)×標準單位固定成本
=(AQ×Sv+SQ×Suf)- AQ×(Sv+Suf)
=(SQ-AQ)×Suf (2)
式中:AQ——當前的實際作業產出數量;
SQ——增值作業標準產出數量;
Sv——標準單位變動成本;
Suf——標準單位固定成本;
對于一項增值作業來說,SQ與AQ之間的差額,表示作業的實際產出與理想或最優標準之間的差距,是作業執行低效率的結果。利用公式(2)計算的結果表示作業執行低效率所產生的非增值成本。
相關內容: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