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貸款合同管理模式,下列說法最恰當的是()
A. 一般采取銀行總行分款管理模式
B. 一般采取銀行法律工作部門統一歸口管理模式
C.一般采取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和各業務部門、各分支機構分級劃塊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D. 一般采取銀行業各業務部門劃塊管理模式
2下列說法中,符合銀行貸款發放的計劃、比例原則的是()。
A. 按照項目完成工程量的多少付款
B. 借款人擅自改變前期貸款款項的用途,銀行拒絕支付后期貸款款項
C. 按照已批準的貸款項目年度投資計劃中規定的建設內容、費用,準確、及時地提供相應貸款 D.
拒絕企業將銀行貸款用于股本金的充足
3()與審慎的會計準則相抵觸。
A. 歷史成本法
B. 市場價值法
C. 凈現值法
D. 合理價值法
4公司信貸客戶市場細分時,下列細分角度錯誤的是()
A. 客戶所屬的產業
B. 客戶企業屬性
C. 客戶信用等級
D. 客戶同信貸人員的關系
5和解與整頓由()決定和主持,帶有立法之時的時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
A. 商業銀行
B. 政府司法部門
C. 政府行政部門
D. 政府稅務部門
6積極拓展信貸業務,搞好市場調查,優選客戶,受理借款人申請,這是()的職責。
A. 信貸業務崗位
B. 信貸審查崗位
C. 信貸發放崗位
D. 信貸授信崗位
7下列有關固定利率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固定利率是指在貸款合同簽訂時即設定好固定的利率
B. 借款人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C. 借貸雙方所承擔的利率變動風險較大
D. 在貸款合同期內,若市場利率變動,則利率按照固定幅度調整
8高經營杠桿行業的特征不包括()
A. 其產品平均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迅速下降
B. 在經濟增長、銷售上升時,其增長速度要比低經營杠桿行業緩慢得多
C. 其銷售量對營業利潤的影響相對低經營杠桿行業更大
D. 高經營杠桿通常會產生較高的信用風險
9風險預警程序是( )
①風險處置;②后評價;③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④風險分析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10貸款總結評價的內容不包括( )
A. 對貸款的還款情況的評價分析
B. 對貸款客戶選擇的評價分析
C. 對貸款綜合效益的評價分析
D. 對貸款方式選擇的評價分析
11市場細分是目標市場確定的( ),而選擇適合自身的目標市場則是市場細分的目的。
A. 動力
B. 基礎
C. 前提和基礎
D. 原則
12首次放款的先決條件文件中,貸款類文件包括( )
A. 借貸雙方已正式簽署的借款合同
B. 現時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批準證書、成立批復
C. 公司章程
D. 全體董事的名單及全體董事的簽字樣本
13某項目初期投資100萬元,第一、二、三、四年年末的凈現金流量分別為30萬元、40萬元、50萬元、50萬元。則投資回收期為( )年。
A. 2.6
B. 3.6
C. 4.6
D. 2.8
14下列關于計算可持續增長率的公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ROE為資本回報率
B. ROE是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
C. RR為紅利支付率
D. RR反映了剩余利潤
15貸款合同履行期間如遇國家調整法定利率或變更法定計息方法,則貸款合同項下借款利率或計息方法( )
A. 不做調整
B. 相應調整
C. 部分調整
D. 比例調整
16一般來說,購買者不具有較強討價還價能力的情形是( )
A. 購買者的總數較少,而每個購買者的購買量較大
B. 購買者所購買的產品各具有一定特色
C. 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后向一體化,而賣主不能實現前向一體化
D. 賣方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組成
17由兩家或兩家以上的銀行依據同樣的貸款條件并使用一份共同的貸款協議,按約定的時間和比例,向借款人發放的
并由一家共同的代理行管理的貸款稱為( )
A. 銀團貸款
B. 企業貸款
C. 自營貸款
D. 特定貸款
18下列哪項不屬于授信額度的決定因素?( )
A. 明確和計量借款企業的需求,通過與借款企業進行討論,從而對借款原因進行分析
B. 借款企業對借貸金額的需求
C. 銀行或借款企業的法律或監督條款的限制,以及借款合同條款對公司借貸活動的限制
D. 借款人的行業特征
19《銀團貸款業務指引》規定,在銀團貸款中,借款人提前還款的,應至少在最近一個預定還款日的( )個營業日前通知代理行。
A. 15
B. 30
C. 60
D. 90
20《銀團貸款業務指引》規定,在銀團貸款中,借款人提前還款的,應至少在最近一個預定還款日的( )個營業日前通知代理行。
A. 15
B. 30
C. 60
D. 90
1.C
解析:貸款合同管理一般采取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工作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和各業務部門、各分支機構分級劃塊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2.C
解析:計劃、比例放款原則應按照已批準的貸款項目年度投資計劃所規定的建設內容、費用,準確、及時地提供貸款。借款人用于建設項目的其他資金應與貸款同比例支用。
3.A
解析:歷史成本法的缺陷包括:①與審慎的會計準則相抵觸。在所有的會計準則中,一個根本性的原則就是審慎的原則。②不能反映銀行或企業的真實價值或凈值。
4.D
解析:公司信貸客戶市場細分一般可從客戶所屬的產業、區域、企業屬性、規模和信用等級等幾個角度來進行。
5.C
解析:和解與整頓由政府行政部門決定和主持,帶有立法之時的時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以上是現行《企業破產法》和解與整頓制度的特點之一。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6.A
解析:積極拓展信貸業務,搞好市場調查,優選客戶,受理借款人申請,這是信貸業務崗位的職責之一。
7.D
解析:固定利率是指在貸款合同簽訂時即設定好固定的利率,在貸款合同期內,不論市場利率如何變動,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8.B
解析:A、C、D三項都是高經營杠桿行業的特征。在經濟增長、銷售上升時,高經營杠桿行業的增長速度要比低經營杠桿行業的增長速度快得多。
9.C
解析:風險預警程序是: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風險分析、風險處置、后評價。
10.A
解析:貸款總結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①貸款基本評價,就貸款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重點從客戶選擇、貸款綜合效益分析、貸款方式選擇等方面進行總結;②貸款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說明針對問題采取的措施及最終結果,從中總結經驗,防范同類問題重復發生,對發生后的妥善處理提出建議;③其他有益經驗,對管理過程中其他有助于提升貸后管理水平的經驗、心得和處理方法進行總結。
11.C
解析:在目標市場中,銀行營銷活動的目的是要滿足特定的需求。可以說,市場細分是目標市場確定的前提和基礎,而選擇適合自身的目標市場則是市場細分的目的。
12.A
解析:首次放款的先決條件文件中,貸款類文件包括:①借貸雙方已正式簽署的借款合同;②銀行之間已正式簽署的貸款協議(多用于銀圃貸款)。
13.A
解析:投資回收期(pt)=累計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年份數-1+上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絕對值÷當年現金流量=3~1+30÷50=2.6(年)。
14.C
解析:RR為留存比率,RR=1-紅利支付率,所以C選項符合題意。
15.B
解析:貸款合同履行期間如遇國家調’整法定利率或變更法定計息方法,則貸款合同項下借款利率或計息方法也作相應調整。
16.B解析: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購買者可能具有比較強的討價還價能力:①購買者的總數較少,而每個購買者的購買量較大,占了賣方銷售量的很大比例;②賣方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所組成;③購買者所購買的基本上是一種標準化產品,同時向多個賣主購買產品在經濟上也完全可行;④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后向一體化,而賣主不可能實現前向一體化。
17.A
解析:銀團貸款又稱辛迪加貸款,是指由兩家或兩家以上的銀行依據同樣的貸款條件并使用一份共同的貸款協議,按約定的時間和比例,向借款人發放的并由一家共同的代理行管理的貸款。
18.D
解析:貸款授信額度是在對以下因素進行評估和考慮的基礎上決定的:①明確和計量借款企業的需求,通過與借款企業進行討論,從而對借款原因進行分析;②通過對季節性或長期貸款的信用分析和財務預測來評估還款能力,集中分析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③借款企業對借貸金額的需求;④銀行或借款企業的法律或監督條款的限制,以及款合同條款對公司借貸活動的限制;⑤貸款組合管理的限制,例如地域、行業、借貸類型或者由高級銀行主管人員為貸款組合所制定的貸款敞口額度;⑥關系管理因素,相對于其他銀行或債權人,銀行愿意提供給借款企業的貸款數額和關系盈利能力。選項D的“借款人的行業特征”屬于商業銀行在評級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本題的正確
答案為D。
19.C
解析:《銀團貸款業務指引》第三十四條規定,貸款到期后,借款人應按期如數歸還貸款本息。借款人提前還款的,應至少在最近一個預定還款日的60個營業日前通知代理行,并在征得銀團貸款成員同意后,根據銀團貸款協議所列的相關貸款余額的到期次序,按后到期先還的原則償還最后期貸款本息。
20.C
解析:《銀團貸款業務指引》第三十四條規定,貸款到期后,借款人應按期如數歸還貸款本息。借款人提前還款的,應至少在最近一個預定還款日的60個營業日前通知代理行,并在征得銀團貸款成員同意后,根據銀團貸款協議所列的相關貸款余額的到期次序,按后到期先還的原則償還最后期貸款本息。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