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進口關稅配額管理
★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管理部門、管理范圍、管理措施、報關規范)
★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工業品(管理部門、管理范圍、管理措施、報關規范)
2009年我國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有小麥、稻谷和大米、玉米、棉花、食糖、羊毛及毛條;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工業品有尿素、磷酸氫二銨、復合肥等3種農用肥料。
(一)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
1.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為全球配額,主管部門為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海關憑著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各自授權機構向最終用戶發放的、并加蓋“商務部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專用章”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專用章” 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辦理驗放手續。
2.“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實行“一證多批”制,最終用戶需分批進口的,憑“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可多次辦理通關手續,直至海關核準欄填滿為止。有效期為每年1月1日起至當年的12月31日,如需延期,應向原發證機構申請辦理換證,但延期最遲不得超過下一年2月底。
3.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的申請期為每年10月15日至30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分別與申請期前1個月在有關報刊及網站上公布每種農產品下一年度進口關稅配額總量,關稅配額申請條件及產品的稅則和適用稅率。
(1)食糖、羊毛、毛條由商務部公布并由商務部授權機構負責受理本地區內申請
(2)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由發展改革委公布并由發展改革委授權機構負責受理本地區內的申請。
4.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的分配是根據申請者的申請數量和以往進口實績、生產能力、其他相關商業標準或根據先來先領的方式進行分配。分配的最小數量將以每種農產品商業上可行的裝運量確定。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