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情況中,適用于審計抽樣的是:
A.以檢查總體完整性為目的
B.單筆業務金額超過重要性水平
C.可接受檢查風險過低
D.審計事項總體數量較大
12. 在審計應收賬款時,控制詢證過程的應當是:
A.會計主管
B.應收賬款記賬員
C.審計人員
D.信用調查人員
13. 被審計單位營業費用明細賬中記錄了以下項目,其中符合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的是:
A.管理部門人員工資
B.常設銷售機構經費
C.生產車間領用的產品包裝物費用
D.為購貨單位墊付的運雜費
14. 審計人員在審計某企業應付賬款時,發現應付某公司貨款400萬元,賬齡2年以上,但通過查閱憑證,詢問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未能取得證據證實其存在性。審計人員下一步應當:
A.做出賬實不符結論
B.向債權人進行詢證
C.核對會計報表
D.直接調整賬項
15. 被審計單位貨幣資金循環的下列職責分工易導致內部控制失效的是:
A.出納員負責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和總賬的登記
B.報銷單據的填制和審核分離
C.支票與印章由不同人保管
D.出納員以外人員負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
16. 某企業購入大型設備一臺,支付設備價款80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運雜費20萬元,安裝成本30萬元,以上款項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審計人員發現,該企業對此業務借記:固定資產80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136萬元,制造費用20萬元,管理費用30萬元。該項業務的上述賬務處理:
A.正確
B.錯誤,應借記固定資產986萬元
C.錯誤,應借記固定資產936萬元、管理費用50萬元
D.錯誤,應借記固定資產85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136萬元
17. 對未入賬的長期借款進行審查,無效的審計程序是:
A.向被審計單位索取債務說明書,了解舉債業務
B.對利息費用實施分析性復核
C.編制長期借款明細表并與總賬核對
D.查閱企業管理部門的會議記錄、文件資料,了解與舉債相關的信息
18. 審計人員對實存于企業的固定資產,收集查閱了契約、產權證明書、財產稅單等有關憑證文件,其目的是為了證實:
A.固定資產的存在性
B.固定資產的所有權
C.固定資產折舊計算的準確性
D.固定資產的完整性
19. 審計人員為了證實對外投資的存在性與所有權,應實施的審計程序是:
A.查閱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明細賬
B.查閱投資收益的入賬憑證
C.查閱對外投資的實物證明,如股權登記證、債券或出資證明
D.查閱關于對外投資決策的會議記錄
20. 審計人員為檢查應付工資的總體合理性可以運用的分析性復核方法是:
A.分析比較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度各個月份工資變動情況,判斷其變動有無異常
B.根據企業的員工名冊,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報表,職工調動、錄用、解聘等原始資料,查明職工增減變動情況
C.檢查各種獎金的發放范圍和規定標準,查明其是否真實、合法
D.檢查各種津貼、補貼開支的真實性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