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
1、科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匯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科匯公司2010~2012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資料如下:
(1)2010年12月6日,科匯公司購入一條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生產線價款為2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340萬元;發生保險費為5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生產線已投入安裝,假定該設備的增值稅可以抵扣。
(2)2010年12月11日,科匯公司安裝生產線領用生產用原材料實際成本和計稅價格均為20萬元,發生安裝工人工資10萬元(工資尚未支付)。該原材料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2010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當日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12年,預計凈殘值為55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4)2011年12月31日,科匯公司在對該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該生產線可收回金額為1 615.12萬元。
(5)2012年1月1日,經復核,該生產線的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25.12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6)2012年6月30日,科匯公司將生產線出售,取得價款為2 340萬元,支付清理費用40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從備選答案中選出下列問題的正確答案。(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2010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是( )。
A.2005
B.2035
C.2345
D.2375
<2>、2011年度該生產線計提的折舊額為( )。
A.160萬元
B.165萬元
C.170萬元
D.175萬元
<3>、2011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為( )。
A.238.14
B.525.25
C.254.88
D.354.18
<4>、2012年度該生產線出售前計提的折舊額為( )。
A.69.8
B.72.05
C.79.5
D.82.6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應計提的折舊總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350-350×5%=332.5(萬元)。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固定資產盤虧應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無形資產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該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資本化的最終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該設備應從2010年1月1日起開始計提折舊,2010年計提的折舊額為45×2/5=18(萬元),則答案應該選D。
詳細計算過程:該題是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2/5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則2010年計提的折舊額為45×2/5=18(萬元)
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45-18)×2/5=10.8(萬元)
2012年計提的折舊額=(45-18-10.8)×2/5=6.48(萬元)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最后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因此2013、2014年計提的折舊額=(45-18-10.8-6.48-3)/2=3.36(萬元)
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該設備應從2010年1月1日起開始計提折舊,2010年計提的折舊額為(180-12)×5/15==56(萬元),則答案應該選C。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年數總和法下,第二年的折舊率=(4-1)/(4+3+2+1)=3/10,折舊額=(100 000-1 000)×3/10=29 700(元)。
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出售該項無形資產應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200×(1-5%)-(400-120-50)=-40(萬元)。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應計入該項技術的入賬價值包括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申請專利權發生的律師費及注冊費,對于發生的廣告宣傳費應該計入到當期損益中,不計入到該無形資產入賬價值中,因此該項技術的入賬價值=120+10=13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對于企業盤點現金,發生的現金盤虧凈損失應計入管理費用,對于無法查明原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