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重慶公務員考試申論答案
一、結合“給定資料5”,談談你對“低頭族”現象的看法。(20分)
要求:邏輯清晰,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解題思路】
1.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通過審題可知,本題屬于評論型分析題,要求談談對“低頭族”現象的看法。其中,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五”。要求中提到“條理清楚”,為此作答時應注意結構思路的條理性。
2.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給定資料5”屬于事例與分析相結合的資料。
第一至四段列舉了多個事例,從不同方面講到“低頭族”現象,其實質是:信息科技使人患上依賴癥,影響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會帶來交通事故。
第五段講的是“低頭族”現象對人際關系帶來的危害:破壞親人、朋友間的交流,滋生人際矛盾。
第六段是“低頭族”現象的出處,從中可以歸納出“低頭族”現象的內涵:在地鐵、公交車等場合,人們低下頭看手機,或者掏出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網、玩游戲等,以盯住屏幕來填滿零碎的時間。同時,第六段還談到互聯網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危害:降低視力,誘發勁椎、睡眠等方面疾病;影響兒童心智發育。
第七段談的是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弱化人的智力,導致頭腦的萎縮和靈魂的干癟。
3.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將以上要點進行合并、加工,可按照“解釋內涵—具體分析—提出對策”的結構組織答案,注意內容要邏輯清晰,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低頭族”現象是指在地鐵、公交車等場合,人們低下頭看手機,或者掏出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網、玩游戲等,以盯住屏幕來填滿零碎的時間。
該現象反映的是過度依賴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通訊、互聯網等信息科技在給人們帶來購物、交往、娛樂等諸多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嚴重的危害。身體方面:降低人的視力,誘發勁椎、睡眠等方面的疾病;弱化人的智力,導致頭腦的萎縮和靈魂的干癟。心理方面:影響兒童心智發育;使人患上依賴癥,影響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會帶來交通事故;人際關系方面:破壞親人、朋友間的交流,滋生人際矛盾。
為此,要深刻反思人與科技的關系,引導人們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改變“低頭族”現象。
二、假設你是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請針對“給定資料4”所反映的信息安全問題,撰寫一份“警情提示”,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3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方法得當,切合主題;
(3)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4)不超過500字。
【解題思路】
1.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由題干可知,本題要求針對“給定資料四”撰寫一份“警情提示”,為我們明確了作答范圍,需要重點研讀“給定資料四”。題干中提到要針對“給定資料四”所反映的信息安全問題,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在答題時要注意概括“給定資料四”中所反映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撰寫“警情提示”。從作答要求來看,我們要根據材料內容提出恰當的方法,作答注意條理清楚,作答字數不超過500字。
2.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通過閱讀“給定資料四”,我們可以明確,這則材料講的都是信息安全問題,是我們作答要點的來源和依據。
第一段介紹了汪女士掃描未知二維碼導致支付寶、銀行卡等內的錢被轉走;第二段介紹了某商業銀行員工利用個人郵箱發送公務郵件,郵箱密碼簡單,導致他人進入郵箱,銀行相關人員信息流失,財產受到侵害;第三段介紹了王先生刷卡消費丟棄交易小票,導致卡片信息被盜,被人克隆復制,卡被盜刷;第四段介紹了小李通過假的推廣網站鏈接購物,錢財被騙;第五段介紹了張先生被網絡剛認識的“好友”及其朋友騙財的事件。
3.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本題要求寫一份“警情提示”,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需要考生對所提取的要點加工、歸類,針對問題提出方法,根據“警情提示”的格式組織答案。
【參考答案】
警情提示:謹防網絡信息詐騙
網絡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途徑。對此,警方曝光一批網絡詐騙方式,希望市民提高警惕,防范詐騙。
一、二維碼詐騙
手法:犯罪分子通過云端軟件,騙大家掃描二維碼,獲取手機號碼、密碼等信息,并且截取驗證碼信息,轉走金錢。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掃描未知二維碼,不輕易打開網絡鏈接,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做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二、侵入電子郵箱
手法:通過侵入郵箱,盜取用戶信息,實施犯罪行為。
警方提醒:做好公務信息保密工作。不要用個人郵箱發送公務郵件,郵箱密碼設置不要過于簡單。
三、克隆復制刷卡小票
手法:盜取刷卡交易小票信息,克隆復制,進行盜刷。
警方提醒:不要丟棄完整的刷卡消費交易小票,以免他人克隆復制。
四、假網站推廣鏈接
手法:詐騙分子通過即時通訊軟件推廣發送假網站鏈接,實現以假亂真效果,引誘他人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小利莫談,便宜勿貪。購物等應通過正規網站,注意認真核實網站域名。
五、網絡交友
手法:利用網絡交友,約見面,伙同他人利用灌酒等方式實施騙財、騙色等犯罪行為。
警方提醒:謹慎交友,不要輕易與網友單獨見面,如遇不法侵害,要及時報警。
三、“給定資料3”中提到:“智慧城市建設涉及人與人、人與機構、市民和市政空間之間的關系,而在這所有關系之中,人總是位于中心地位。”請根據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聯系當前社會現實,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2)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800~1000字。
【寫作思路】
寫文章時,考生需要仔細分析資料,明確主題。“給定資料三”談到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究其本質原因,是忽略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本質,即以人為本。因此,文章寫作圍繞“智慧城市要以人為本”展開即可。另外,作答要求中提到觀點明確,這就要求考生通讀材料,把握主題,正確立意;列舉出問題,分析原因后,提出措施,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提升,收束行文。
【參考例文】
智慧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
智慧城市是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改進民生服務、提高政府效能、促進經濟轉型、改善生態環境,最終目標是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全,其建設涉及多方關系,但人總是處于中心地位。因此,智慧城市建設要讓城市的發展回歸到本質,即以人為本。
當前,我國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進程中遇到頗多問題。首先,認知上存在誤區,偏頗地認為智慧城市就是辦公手段的智能化。其次,信息系統存在孤島危機,城市公共系統的單獨推動,導致政府服務存在困難。最后,缺乏具體規劃,盲目重復建設。究其原因,是不了解智慧城市建設中人的中心地位。
建設智慧城市的實質是以更靈活、更高效的方式實現信息的交流與感知,從而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決策效率和居民反應能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簡單舒適。如果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讓市民體會到便利,便是空談。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如何體現公共服務的便捷,考驗著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
建設智慧城市,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高度重視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發展需求。政府要提供充足的醫療和教育等公共資源,提供方便的公共交通,才能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生態,打造出宜居城市。如果在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與老百姓生活關聯度較大的領域取得成功,即使中小城市,也能塑造智慧城市建設的典范。為了鼓勵市民騎車出行,哥本哈根開始推廣一種智慧型自行車,讓騎車變得更輕松。與此同時,政府大力完善沿途配套設施建設,為自行車出行提供便利。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公眾的參與,讓市民成為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核心。發展智慧城市要堅持以民生的改善為主要方向,鼓勵民間創新。要形成穩定的智能城市發展規劃,就必須逐漸讓市民更多地參與城市規劃,并最終成為規劃主體,因為只有他們才更熟悉本地區的資源格局和自身需求。智能首爾項目,更注重以人為本,其關注的不僅僅是應用盡可能多的智能技術,而是同時致力于在城市和市民之間創建更大程度的合作互動的關系。
在更強勁的城市化浪潮洶涌來臨之際,建設智慧城市理應以人為本,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平等、正義的未來城市,開創一個真正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間,只有這樣的城市才能被稱為“智慧城市”,一個真正體現了人的智慧和良知的城市。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