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教學內容:
1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步驟
2營業收入
3補貼收入
4建設投資
5經營成本
6流動資金
7建設期利息
8總投資形成的資產
9總成本費用
10稅費
11維持運營投資
12非經營性項目的費用估算
13財務效益和費用的估算表格
考試大綱要求:
本節引入了較多經濟評價中采用的財務概念及分析方法。通過學習,應了解財務效益與費用、營業收入、補貼收入、建設投資、經營成本、稅費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總成本費用及總投資資產等重點公式及計算方法。
考情分析
本章節屬于《工程經濟》中財務分析的基礎鋪墊,常與上一節合并考試。往年考核基本概念情形居多。
本節內容涉及較多財務專業知識,建議考生側重基本概念及公式的掌握,并重視建設期利息、固定資產折舊及利息支出等含計算要求的知識點。
1.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步驟: 收入投資-經營成本-利息估算-總成本費用
2.營業收入: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獲得的收入,估算基礎包括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價格。
3.補貼收入: 項目運營期內得到的各種財政性補貼可作為財務效益核算,記作補貼收入,包括先征后返的增值稅、定額補助及其他補助。
4.建設投資:
參照費用歸集形式可按概算法和形成資產法分類
(1)概算法:建設投資由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構成。工程費用包括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和安裝工程費;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
(2)形成資產法:
形成固定資產費用(包括直接費用及間接費用,如固定資產其他費用)
形成無形資產費用
形成其他資產費用
預備費
(3)對土地使用權的特殊處理
尚未開發建設前,按無形資產核算
開發時作為開發成本,建造時作為在建工程
在建設投資估算表中可將其列入固定資產其他費用
5.經營成本:
經營成本=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工資及福利費+修理費+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從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中扣除了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工資及福利費以后的其余部分
6.流動資金:
是指運營期內長期占用并周轉使用的營運資金,流動資金估算可選用擴大指標估算法或分項詳細估算法。
擴大指標估算法,是參照同類企業流動資金占營業收入或經營成果的比例、或者單位產量占用運營資金的數額估算流動資金。項目建議書階段一般采用此法,某些行業可行性研究階段也采用。
分項詳細估算法,是利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估算項目占用的流動資金。一般項目的流動資金采用此方法。
6.流動資金:分項詳細估算法
計算公式:
流動資金=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 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現金
流動負債= 應付賬款+預收賬款
流動資金本年增加額= 本年流動資金-上年流動資金
7.建設期利息
建設期利息是指籌措債務資金時在建設期內發生并按規定允許在投產后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的利息,即資本化利息。
包括向銀行借款和其他債務資金的利息,以及其他融資費用(手續費、承諾費、管理費、信貸保險費等)。應將其單獨計算并記入建設期利息。
建設期利息的計算可按當年借款在年中支用考慮,即當年貸款按半年計息,其余年份貸款按全年計息。
計算公式如下;
采用自有資金付息時,按單利計算:
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計+本年借款額/2)ⅹ名義年利率
采用復利方式計息時:
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計+本年借款額/2)ⅹ有效年利率
(經典例題) 某新建項目,建設期3年,分年均衡貸款,第一年貸款1000萬元,第二年2000萬元,第三年500萬元。年貸款利率為6%,建設期間只計息、不支付,則該項目第三年貸款利息為多少萬元?
解析:q1=1 000÷2×6%=30
q2=(1 000+30+2000÷2)×6%=121.8 q3=(1000+30+2000+121.8+500÷2)×6%=204.11
8.總投資形成的資產
建設項目評價中的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和流動資金之和,各分項按規定分別形成固定資產原值(用于計算折舊費)、無形資產原值和其他資產原值(用于計算攤銷費),建設期利息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①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構成固定資產原值的費用包括:
工程費用-包括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和安裝工程費;
固定資產其他費用;
預備費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
建設期利息;
②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構成無形資產原值的費用包括技術轉讓費或技術使用費(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和商譽等。
③流動資產:總投資中流動資金與流動負債共同構成流動資產
④其他資產: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按規定除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外,所有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歸集,待開始經營起計入當期損益。
構成其他資產原值費用主要包括生產準備費、開辦費、樣品樣機購置費和農業開荒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