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招標采購項目管理及特點
招標采購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國,最初是作為一種“公共采購”或“集中采購”的手段出現。在現代經濟發達國家,大多立法,在政府出資的項目建設中強制實行招標投標制度。
一個完整的招標采購過程包括:策劃、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商簽合同五個階段。
基本程序:采購方根據已確定的采購需求,提出招標采購項目的條件,邀請有興趣的供應商參加投標,最后由招標人通過對各投標人所提出的價格、質量、交貨期限和該投標人的技術水平、財務狀況等因素進行綜合比較,確定其中最佳的投標人作為中標人,并與之最終簽訂合同的過程。
(1)采購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招標采購工作具有項目的屬性
(3)招標采購項目管理的特點
1)特點
①服務質量標準難以預先確定
②服務的提供與使用具有同步性
③招標內容的多樣性
2)招標采購項目進度管理的特點
3)招標采購項目成本管理的特點
4)招標采購項目組織的特點
5.1.2 招標采購項目管理的任務和工具
注意表5-1(九大任務)
1)綜合管理:編制招標采購計劃,制定目標和任務,制定招標采購的管理流程計劃和制定控制措施,協調各種資源并實施。
2)范圍管理:界定招標范圍和招標服務工作范圍,合理劃分標段與合同包。
3)時間管理:確定招標工作各環節的順序,測算所持續的時間,編制進度計劃,按季度計劃進行控制。
4)成本管理:制定人力資源使用計劃,作出各項成本估算,編制成本預算,進行成本控制。
5)質量管理:分析招標采購項目的特點,確定質量計劃,質量保證體系,技術文件,驗收程序、標準,進行過程控制。
6)人力資源管理:確定項目組織機構的形式,選派與項目相適應的人員,組建團隊,分配任務。
7)溝通管理:制定與政府監管部門、委托人等相關人員的溝通計劃,利用或建立信息體系,編制溝通管理的措施,執行情況報告;制定團隊成員之間交流與溝通計劃并實施。
8)風險管理:識別招標采購項目的風險,制定風險應對的措施。
9)采購管理:收集并分析市場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招標項目組織機構以外的資源(價格信息、咨詢專家、合作企業),制定計劃并實施。
5.1.3 招標采購項目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1)工作結構分解
與時間管理相關。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簡稱wbs)是項目管理中的一種基本方法,是一種在項目全范圍內分解和定義各層次工作包的方法。
①陳述招標工作的各項具體內容。將招標采購的工作分解為相互關聯的工作、然后對各工作具體內容進行詳細描述,使每個團隊成員能夠清晰領會。
②收集歷史數據。類似的已經實現的項目應加以考慮。
③分配責任。相關負責人及其參與方的每一分在具體工作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④限制條件。考慮項目招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限制條件。
⑤必要的假設。對項目招標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加以識別的假設。
(2)責任分配矩陣
與質量控制相關。是一種將分解的工作任務落實到項目有關部門或個人。并明確表示出他們在組織工作中的關系、責任和地位一種方法和工具。
共8種角色和責任:
x——執行工作, d——單獨或決定性決策
d——部分或參與決策 p——控制進度
t——需要培訓工作 c——必須咨詢的
i——必須通報的 a——可以建議的
(3)里程碑計劃
與時間管理相關。是以項目中某些重要時間的完成或開始點作為基準所形成的計劃,是一個戰略計劃或項目框架,以中間產品或可實現的結果為依據。
招標采購工作里程碑計劃是以招標工作中重要事件的完成或開始作為基準所形成的工作目標計劃。編制步驟如下:
①確定項目總目標,
②將總目標分解成階段目標或子目標,
③根據子目標制定里程碑,
④繪制招標工作里程碑計劃圖,里程碑計劃通常可用甘特圖或網絡圖的形式表達,是里程碑計劃的最終結果之一,
⑤評估并修正里程碑計劃,分析每條因果路徑,找出邏輯依存關系,并加以修改和完善。